第75章 番外·花時隱手劄(1 / 2)

各位好,我是,花時隱。

因為小晚生前喜歡追問我和長倦是怎麼相識相知,所以在這裏,我把我們兩個的過往放在這裏。

年少時我過得不盡如人意,我的母親在生我時血崩而亡,加上算卦的說我命格帶煞克親的緣故,父親對我有些厭棄,令婆子奶娘帶著我,不會多來看一眼。

後來有一個人擔起了教養的職責,不是父親的續弦,是他的幺妹,我的小姑姑,未出閣時她對我百般愛護,後來她嫁到了鬱林侯府,隔三岔五把我接過去留宿,這是我那時常常期盼的、歡愉的日子。

後來小姑姑懷孕了,我很害怕,生產在我看來是一件危險的事,她還會反過來安慰我,說以後就有個妹妹陪著我了。

嗯,姑姑做夢說她懷的是妹妹,還真是妹妹,她剛生下就很好看,姑姑還打趣我說不想我,剛生下來炭杆子一般......

妹妹越長大越機靈可愛,我往鬱林侯府跑也很有理由了,除了姑姑,我便最喜歡和她待在一起。

姑姑不到兩年生了個弟弟,我悄悄問她,“姑姑,是姑父想要男孩嗎。”

她否認了,說姑父待她是真心的,要這個孩子是擔心妹妹以後孤單無依,多一個親人,就多一份安心和底氣。

那時姑姑很溫柔地注視著我,說,“然而至親緣淡,也不必沮喪,天下無不散的筵席,誰都會離開的,你在意的人千萬要抓住了。”

但是姑姑離開的也很快,鬱林侯受詔迎敵,姑姑帶著妹妹追隨而去了,我去送行的時候,小晚的手抓著我的衣擺不放,那個時候,怎麼會料想到會發生什麼呢。

姑父戰死在南疆沙場上,染疫和被敵軍圍困的士兵死傷數萬,陛下派金吾衛去接應殘部和姑姑她們回來,我依然沒能再見到她。

一場大火,有預謀的災亂,姑姑和蘭姨死了,她的幼子生死下落不明,妹妹拚死從窗戶往外爬,摔斷了幾根骨頭,被夜將軍一行人及時救下後,高燒不退,隻能暫留金陵養病。

那是永熙四年,我一生所有日月的經曆彙聚,隻有這一年可以用痛苦來具象地形容。

小晚被接回府上之後,我去和她見了一麵,然後就踏上了去梧州求學的路。

我若留在京中,隻能做些徒勞功,既然早就踏上從文的道路,不如就去謀取功名來尋生門,無論怎樣能幫上她就好。

到梧州書院第一天,我去的時候已經下學了,小童領我去認案桌放筆墨,本該空無一人的學舍裏卻傳出嘈雜聲響。

趕過去時,隻見幾個紈絝子弟鬧哄哄地圍著地上一個少年,挑釁激逗的話語和拳腳驟雨般向他身上襲去。

我喝住了他們,書童看見此景,當即喊來了夫子,我把蜷在地上僵硬一動不動的少年扶起來,把他帶到僻靜處,拍打下他白襴衫上印著的灰痕。

他抬起頭看我,不知是不是年歲尚小的緣故,那雙眼睛圓溜溜的,我問他是哪家的孩子,他說,他叫楚長倦,是蒼梧王世子。

梧州書院不是有權有勢就能胡作非為的地方,那幾個學生行徑過於惡劣,已經往他們家裏寄了通知,教他們領回去管教一陣,何時回來待書院考察,夫子把那個白衣小孩帶回住處安撫。

我問書童,楚家在梧州地界是大族,為什麼後輩會受到如此對待,書童解釋說蒼梧王早年戰死,陛下又對這塊有所冷遇,小世子無法襲爵,王妃入觀清修,在山中不問世事,而他年少小,性格軟弱又生得好看,是而處處被幾個同窗針對,今日是趕上了過分的時候。

我思考了一會兒,看來此後也難保無後顧之憂,擔心他還會遇到這樣的事,而梧州書院的居室兩人一間的,我便托書童去問,小世子可否願意與我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