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時文人墨客好與青樓女子談論古今,傾吐苦悶之事,是以一般的讀書人還會以能結交到青樓中有才華的女子而自傲。
李娘子瞥了一眼雕花窗外的柳枝,樓外流水波光粼粼,斑駁光影投射到屋子裏,她放下手中茶盞,轉頭看著嬤嬤檢查那幾個孩子。
教坊的嬤嬤仔細挑選出來三四個小女孩,不過八九歲的樣子。一個身形肥厚,著褐色葛衣的嬤嬤走上前來,“可別看她年紀小又沒有經過訓練,這個是這幾年裏少見的好苗子,別的不說,光看這樣貌,我猜你那處定是沒有的罷。”
金陵的教坊司隸屬禮部,在這裏養出來的好苗子可以轉手高價賣給民間青樓。因著教坊司的嬤嬤與媚香樓的李娘子來往密切,教坊的嬤嬤自然也知道媚香樓的姑娘資質,這幾個小女孩是她特意帶了來的。
李娘子不由得走近了再端詳那個小姑娘容貌,隻見她小小年紀已窺得清秀可人的模樣,一雙如水清澈的眸子靈動俏麗,秀發盡數盤成雙丫髻,粉嫩的絲帶自結鬟處垂至耳側,身量未長,可是她身上的書卷氣息卻是從骨子裏滲出來一般,目光上移,看到這小姑娘清冷倔強的眼神,不似兩旁的姑娘露著不安或期待......
李娘子銳利的目光一掃,便看出這小姑娘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走上去捏起她的下頷。
眼見得李娘子要看出端倪來了,那嬤嬤立馬瞪住那個小姑娘。
那小姑娘的餘光瞥到嬤嬤耷拉下來的嘴角,知道不按她心意做事的後果,便緩和了神色,一雙清亮的眸子眨了一下,很是溫順地與李娘子相對。
“叫什麼名字?”
“回娘子的話,奴婢姓吳,名為清棠。”她笑了一笑,笑靨如花,仿佛把人心都化了。
李娘子原以為她是個沒馴服的,生怕領回媚香樓去會壞事,不想她這樣乖巧懂事,不禁點了點頭。
那嬤嬤趁機湊上來道:“她父親便是上個月在蘇州被處斬的吳習,就是那個東林黨人,我同那邊的人熟,他們見清棠這丫頭長得不錯,才給我送來了。這些犯了事兒的官宦女眷最是老實了,娘子不必擔心。”
再瞧了瞧其他姑娘,李娘子最後決定攜了四個小姑娘上了車。馬車一路顛簸,不出半個時辰便停在媚香樓後門,有侍女將四個小姑娘抱下來,幾人跟著李娘子往院子裏走去。
江南貢院與秦淮舊院不過一江之隔,文紹峰在書院時常見青樓女子與士人夜遊秦淮河,也早已是秦樓楚館的常客。此時一來到媚香樓,見著平日好友,便與人介紹侯方域。
眾人見這侯方域不過十三四歲,卻是一派穩重的作風,隻道是要他時常到此處與人交談才好。
侯方域一身玄服,腰間配了金色帶子,莫名與旁人格格不入。他卻不予理睬,直至聽人說起魏黨一事才望過去。
眾人之中有一著藍色錦袍的年輕人道:“若不是東林黨的腐朽老頭,我們何至於爭來爭去的?這事兒鬧得沒個停歇,誰也得不著好。”
又有一人道:“哼!那些沒根的東西懂什麼?”
聽到言語過分的地方,文紹峰不由得往侯方域這邊靠了靠,“朝宗,你在京城待得久,見識多,依你看,魏黨和東林黨人誰才是為了國本。”
侯方域雖不願與眾人爭辯,但是文紹峰待他卻是真心實意的,是以答他:“我隻知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現在誰贏誰輸比的不過是誰的計謀高超,能掌控當下局麵,並非能代表誰是真心為了朝廷做事。不過,依北狄攻勢,很快便能分辨出誰是為了國本。”
這話似乎還是聽不出來個答案,文紹峰正想著追問一番,卻聽聞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和打罵聲自後院傳來。眾人在戲台下不知裏頭發生了什麼,直到有一兩個客人看到一個老嬤嬤舉著藤條編織的鞭子一下一下地抽向一個小姑娘時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可惜了,這麼好的一張臉蛋,偏生是個倔的,這下可有的苦吃了。”
“可不是,小時不聽話,養大了也就是個白眼狼,打得好!”
“這是新來的吧!怎麼這麼不聽管教?”
聽著他們冷嘲熱諷的言語,侯方域忍不住走過去,不過一丈的距離,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小姑娘被人殘酷地抽打,粗壯的藤條將她身上的薄衫抽裂開來,露出新傷舊疤交織的肌膚,真是令人觸目驚心。正當他想離開時,忽聞那小姑娘微弱的聲音:“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