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的天空剛剛露出曙光,一抹清新的晨風輕拂著木芳宛的麵龐。她剛走出屋子,感到有些疲倦,凝望著不遠處環繞的群山,看著紅日緩緩升起,不禁深吸一口氣,感覺精神為之一振。
她身後是幾間煥然一新的茅屋。在光明村這個並不富裕的地方,能住上這樣一座獨棟小院已經是相當不錯的家庭條件。
從屋內傳來幾聲嬰兒的哭聲,李姨婆家的媳婦經曆了一個繁重的夜晚,終於生下了一個胖乎乎的小子。這胎兒可算是非常危險,臍帶纏頸兩周,嬰兒頭部較大,按照現代的標準,一般會選擇剖腹產。
木芳宛接連打了幾個哈欠,走到一邊的水井旁洗了把臉,用胳膊擦幹了臉上的水滴。一位大約五十歲的老婦人從屋中走出來,手中提著一籃雞蛋,遞給木芳宛說:“芳宛啊,姨婆家沒什麼值錢的東西,這籃子雞蛋就當是你的紅包吧。等你姐夫的妻子恢複好了,我讓她給你繡幾條精美的緞麵,作為你增添嫁妝之用。”
木芳宛向後退了兩步,搖著手道:“姨婆,您真是太客氣了。我隻是幫忙一把,姐夫的妻子身體好了,一夜辛苦之後還能有力氣,生下這樣健康胖乎乎的孩子。這籃子雞蛋我不能要,留著給姐夫的妻子月子裏補充營養吧,她恢複好了,孩子才能更快地成長啊!”
在古代的鄉村,十幾歲就成為父母的人比比皆是,三十出頭就當上奶奶的也隨處可見。李姨婆一直等到了五十歲才抱到第一個孫子,幾乎成了光明村裏少見的難產戶。這次姐夫的妻子艱難地懷了孩子,全家人倍加緊張,一直關愛著她。結果,孩子太大,導致難產!
李姨婆見木芳宛不願接受雞蛋,心裏也十分感激。這籃子雞蛋她從兩個月前就一直準備著,怕到時候不夠用作紅包。她放下籃子,望望天色說:“太陽都快出來了,你等著,姨婆去給你煮碗麵條。”
此刻的木芳宛不僅困倦,還有些不舒服。昨天白天她剛從現代穿越到這裏,原本計劃在家裏靜養幾天,可是昨晚聽說姨婆家的嫂子難產,被娘親半夜叫去幫忙。她現在每走一步都感到別扭,來到古代確實有很多好處,新鮮的空氣、優質的食物、悠閑的生活,這是她前世連用燈籠都找不到的美好日子。然而,就是每個月的這幾天,讓她備受折磨。
木芳宛搖了搖手道:“姨婆不用著急,家就在幾步之遙,我先回去補個覺。”
李姨婆見木芳宛走得匆忙,也沒有強留,千恩萬謝地站在柵欄門口,看著木芳宛順著小山道走向小橋口,然後才回到了屋子裏,回去照看著家中那個胖乎乎的孫子。
光明村的人們勤勞,秉承著中國古代勞動人的傳統美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木芳宛剛剛走過小橋,就看到幾個年輕小夥子扛著鋤頭趕往田地。看到木芳宛從外麵回來,他們打招呼道:“芳宛,又去幫人接生了?”
木芳宛疲倦地點點頭,一邊打著哈欠,一邊回答道:“是啊,其他事情都可以自行選擇時機,但生死這種事情是由不得自己決定的。”
幾個年輕人笑容憨厚,李二哥看了看木芳宛,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芳宛,我家媳婦下個月也將要生孩子了,到時候希望你別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