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升空,太陽的溫暖撒撤大地,溫暖著曆經一夜寒冷的城市。人們在睡夢中蘇醒,城市也隨著人緩緩運轉,逐漸從夜晚的寂靜走向白天的喧鬧,越來越多汽車引擎的轟鳴聲從馬路上響起。狂歡一夜的年輕男女回家過著他們晝夜顛倒的生活,刻苦努力的打工人哈氣連天的等著公交緩緩駛來,上學的孩子們迎著太陽向著學校走去。這便是世間像。每天重複,也許有些單調,但充滿著生機。

然而這一切在今天並沒有發生

路上的汽車聲音少有,沒有匆匆上班的行人,也沒有打鬧的孩子。一切寂靜的如夜晚。隻有懸掛在晴空之上的太陽提醒著夜晚已過。

但也不是什麼聲音都沒有,蟲鳴鳥叫似乎在今天格外清晰。有些樓中似乎有什麼東西掉落在地的聲音,有沉悶的撞擊的聲音,有恐懼的吼聲,有尖細的尖叫,還有進食得咀嚼吞咽的聲音。

林遠一夜未睡,困意早在他目睹那樁慘劇早就跑到九霄雲外。此刻時間已經來到了七點

淩晨他發出去的消息直到現在都沒有回複

不斷刷新著社交軟件有兩個詞逐漸被推上了熱搜

手機上的通話記錄顯示著他已經打了十幾個電話,無一例外全部忙音

他守在電視機前麵,打開央視的新聞,靜靜的等待著

突然出現了人的畫麵,主持人的神情似乎有些慌亂,並不像平常的新聞聯播中那麼古井無波的沉悶。或者說波瀾不驚。反正林遠這麼覺得。眼神看向別處似乎在等待著什麼人的話語。

林遠並不認識這個主持人,在以前新聞上從未見過這個人,主持人似乎有些緊張,終於磕磕巴巴的念著稿子,眼神之中充滿了慌張和恐懼。

“本報訊,昨夜於世界各處同時出現不明疫情,目前感染人數未知,感染患者有如下身體狀況”

“1:患者表現出異於常人的攻擊性,請遠離患者,如家中已出現感染者,請想:辦法將其製服反鎖在屋內或者屋外,並不要與其接觸”

“2:患者可以通過體液接觸傳染,發病時間未知,發病前狀態有發燒,嘔吐,眼睛發紅的狀態,如自己有些狀態符合,請自我隔離12小時以上”

“3:目前患病患者數量未知,潛在發病人員數量未知,請最近務必不要出門,但需要準備一到兩周的基礎生活物資”

“4。。。。。。。。”

林遠表情有些僵住,雖然他思考到了一些東西,但耳邊傳來的話語似乎比他預想中的還要糟糕。他從抽屜中翻出紙筆,沙沙的寫在紙上彙總著信息。

1:感染人數,未知——新聞中說的是世界各地均有這樣的情況,他在淩晨就已經從國內外的各種社交軟件得知了這個消息,隻不過無法確定比例,不過可以從身邊去想辦法得知,例如從各種工作群或者社區群發信息跟別人溝通從而確定大概的人數比例,雖然不夠精準,但可以綜合當做參考數據。根據比例要實施不同的計劃,希望不會是最差的情況

2:感染方式,體液接觸,或者?——目前已知通過體液接觸可以感染,政府並沒有明說可以通過空氣水源傳染,但全世界都大規模出現這種症狀且“同時”發病,根據他已知的病毒傳播原理能推測出一定可以通過空氣傳播,但唯一比較奇怪的是“同時”發作有些挑戰他的認知。就像定時炸彈,全世界一起引爆,可這是不是太奇怪了?

3:感染人狀態——淩晨嚐試拿著手電筒對著樓下的司機照了一下,證實他仍然有趨光性,扔了個椅子下樓爆發出聲響能成功吸引到他的注意,證實他仍然存在基礎的聽覺以及視覺。但有個問題,他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感染人,究竟算是活人還是死人?如果是死人,這不符合熵增定律。感染人行動必定需要需要能量的供給,普通人的角度來說,就是必須要吃東西,不吃東西哪有力氣幹活?可如果是活人,他回想了昨晚車禍本來沒注意到的細節。那種車體的形變,人真的能活下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