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幹他!”
“幹他!”
“隻要進入沂水縣境內,遵守我們的規矩,你們這些行商就可以想去哪裏就去哪裏!
這是我說的,我劉念祖麾下五百多騎兵,兵甲齊備,誰敢不服!
當然了,在外麵還是要低調一點,畢竟高調了惹人嫉妒!”
又跟自己發展起來小行商團隊的成員發表完勵誌演講,留下手下商量這次香油的進貨份額分配。
劉念祖又忙活活的來到靠山的一個新建的院子。
裏麵濃煙滾滾,看起來就是一個大磚窯,對外也是按照磚窯的名義修建的。
“大師傅呢!燒出來了沒有?”劉念祖也不怕髒亂熱。
大夏天的就往剛打開的磚窯裏麵鑽,裏麵的師傅們,幾乎赤裸著往外一籮筐一籮筐的用推車送出粉末一樣的東西。
“東家!這一窯,看樣子比上一次好,但是效果如何還不知道,需要試一下。”滿臉灰泥的大師傅,已經看不出麵目,隻能憑借聲音辨別。
外麵,一個大木盆,裝滿了這燒出來的灰粉,一名工匠小心的把洗淨的河沙,跟灰粉攪拌在一起。
河沙裏有水分,攪拌之後,灰粉顏色變深,最後攪拌均勻之後放在那裏等劉念祖的指示。
“不對啊!水少了?”
“把鬥拿過來,裝滿一鬥,然後壓實了,倒扣在地上。”
“你再,拿個木盆過來,再繼續加水,一直加到成泥漿為止,看看用多少水,然後再減少一半的水量,再弄一盆。”
隨著他的吩咐,精壯的漢子們,不斷用不同的灰粉和沙水這三者的比例嚐試。
穿越過的朋友們都知道,這個劉念祖是在鼓搗水泥,可惜他隻知道大概是由石頭和石灰石煆燒出來的,具體如何他也不知道,所以通過漏洞掙了一點小錢之後,就開始鼓搗水泥。
他可是看到了,自己這個新主子可是能折騰的主,不斷地修路。
要說修路的利器,那能少了洋灰了!
“等我鼓搗出洋灰來,讓你們這幫土鱉看看,什麼是科技!什麼是科學!”劉念祖心裏暗暗給自己鼓勁,畢竟別人對他的鄙視,他可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的。
“咱也是讀過洋學堂的人,雖然沒有留過洋,老師可是正八經的洋人,學的是科學!”
劉念祖讀了四年教會學校,然後又去了讀了講武堂,因為那時候進入了皇帝成傀儡的軍閥時期,武人地位高了。
畢業後,成為一方諸侯下麵的帶領五十人騎兵隊的隊長。
“把草簾子拿過來,鋪上!別曬幹了,對!陰幹,要慢慢陰幹,就跟磚坯一樣。”
“侯三!”
“東家,俺在呢!”
“你給我死盯著,誰也不能靠近,每過一個時辰就用水隔著草簾子潑一遍。記住沒!”
“記住了!記住了!夜裏呢?”
“夜裏也看著!草!你個懶貨!多找幾個一起輪班!”
“三天之後我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