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老區又重現(2 / 3)

白駒在邊上解釋道。

“哦,不夠漂亮!海船買了幾艘?”

“五百料的海滄船買了十艘,每艘一千六百兩銀子,一千五百料的福船買了五艘,每艘三千二百兩,隻支付了定金。”

“料?”

“就是這裏表示船隻大小的單位,剛開始是表示船隻建造所需要用到的木料,後來用來表示船隻的載重量,換算一下的話,一料大約是零點三噸左右。”

“哦,好吧,就是買了十五艘載重不到五百噸的小船嘍,真小氣!沒有幾千噸的載重還叫海船,就給你們自己玩吧。”

然後又畫出一個大大的【閱】字。

“啊!終於畫完了,還有其他事情嗎?”一看投影出來的內容已經翻到最後了,李伯笠問道。

“我這裏沒有了,本來應該是梁乙過來彙報的,他親自帶人去了海邊了,還沒有返回。”

“白先生的事情完成了,接下來就是軍隊的事情。”戌亥01接著說道。

“首先是大明青州府方麵的事情,經過半個多月的扯皮,這次的軍事行動的影響已經得到平息,我們一共花費了五千兩白銀。

事件定性為亂匪劫掠,事後我們把功勞全部安在了縣令和守備的身上,所以張縣令和康守備,不但無過還獲得了嘉獎。

張縣令因為清剿亂匪有功,今年考核中上,明年沒有意外會得到升遷,縣城裏的大部分大戶,在得到允許增加子弟科舉名額的補償後,也都接受了錢財方麵的損失,那幾家頑抗的已經被我們清理,幸存的本家旁係,也需要縣令的支持繼承產業,所以都選擇息事寧人。

青州府守備都指揮衙門,已經完成這次的剿匪功績檢驗,另外康守備我們給報的是重傷不治而亡。

康家在本地的其他旁支,也被我們秘密清理,隻留下一個侄子康景琦。在承襲了他叔父的軍職之後,也會被清理。

原計劃是讓孟都尉接替守備千戶的職責,但是張縣令給上級的公文上,給孟都尉安排了一個陽都助軍良家子的名號,所以我們改為安排尹季都尉頂替他。

孟丘生都尉也在白銀開道下,憑借剿匪的功勞,獲得了百戶的實職,其他四名百戶也是我們的人。”

“這麼說,我們徹底的掌控了沂水縣的駐軍,以後就能以官軍的名義在縣裏行事了?”李伯笠問道。

“是的!不過僅有官職還不能徹底掌控駐軍,所以我們對全縣的軍戶進行了摸查,徹底了解這個特殊的群體。”

“屬下,隻能說,這個大明朝爛到根子了,根據了解,當今這個皇帝前期的時候,有一個張姓的首相,進行了改革,人地矛盾,國家財政得到了緩解。

但是,這才過了二十多年,改革就已經徹底荒廢了,如果改革的政策還在執行,我們還不能這麼容易的接管全縣軍戶。”

“是嗎?”

“是的,這次全縣軍戶摸查,在冊軍戶是兩千五百戶,軍田是十八萬畝,平均每戶能分到五十畝地,軍官的土地多一點。

但是,現存軍戶一千八百六十戶,其中他們又屬於自己的土地,已經所剩無幾,擁有五畝土地的軍戶,僅有四百三十七戶,五畝到十畝的一百六十八戶,十畝到二十畝的七戶。

還有六百四十戶銷戶,有絕嗣七十八戶,逃亡五百六十二戶。”

“那那些土地呢,被軍戶們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