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二月建製(2 / 2)

“回指揮官,一般教授帝國製定的啟蒙書籍《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論語》,《九章算術》,通過鄉考之後,可以繼續學習更深的學問。

除了這些以外,還能學習到各種技藝,比如木匠,鐵匠,紡織,刺繡等。

根據每個村子的不同,這些技藝有所不同。但是每個村子都有退役士兵教授武技和簡單軍令旗號。”

“男女都學?”

“不分男女!”

“哈哈……善!彩!”白駒激動的說道。

“不要錢嗎?”邢山問道。

“不要錢!先生的薪俸由所在村子繳納的糧稅支付,一般是每年千斤糧食。如果是輪流過去教授技藝的師傅,每天是二十斤麥子。”

“真富有!”

“我決定了,我也要辦社學,讓村子裏的十五歲以下的孩子都要學習,白老頭,你讓那些遊俠去教授武技,讓梁乙安排工匠去教授技藝。白老頭你去教授讀書識字。哈哈……

這樣你就沒時間管著我讀書啦!”李伯笠站起來大聲說道。

他們還不知道,其實大明也是有社學的,軍戶們所在的衛所也有衛學。隻不過到了現在,全國很大一部分社學和衛學都荒廢了,還有各地的養老院,惠民藥局等民生設施已經差不多是名存實亡了。

也許其他經濟好的地區還保留著,比如南方糧食產區。

縱觀整個古代曆史,在中央王朝時期,也就兩宋和大明,民間的識字率最高。

畢竟識字率不高,也發展不出來娛樂大眾的戲曲和民間演義小說文化。

“好!巨子有此心最好了,那回到我們的軍製大家如何決定?”

“基層作戰單位還是以伍什為準,畢竟冷兵器時代一直都保持此編製,肯定是有必要的,在什往上增加屯,士兵五十人。

百人規模按照當今朝廷的設置,設百戶,也就相當於都頭,五個百戶為一營。

在往上就是營,團,師,三營為一團,三團為一師,這是戰兵的編製。

每個屯至少要有專門的醫護伍,每個什有一個醫護兵,每個營有一個醫護屯,團有醫護營,師有隨軍醫院。

後勤也是一樣,至少保證營有維修兵器甲胄的工匠什,往上依次增加,師有工匠營。

技術兵種除了醫護和工匠之外,還要有專門的炮兵。

一門火炮至少需要五個炮兵操作,所以炮兵的基本單位就是伍。每個營要有至少十門火炮,也就是給炮兵屯。

團級要有獨立的炮兵營,師級要有獨立的炮兵團。

至於海軍,我們現在控製的區域還沒有到海邊,可以暫且不論,但是我們臨近的沂河汶河兩條內河,等控製後,最好先設置巡邏船隊。”

“太早了吧!我們也就三支隊伍,遊俠不算正規軍,孟丘生和邢山他們三個按照你們說的才兩個百戶啊。”李伯笠說道,沒想到今天開會是為了這個事情,他到現在才知道。

“不早,我建議孟丘生和尹季兩位屯長,可以進行擴編,把各自的屯,擴充到百戶。原來的士兵擔任各級的伍長和什長屯長,招募本地人為士卒。”戌亥01建議道。

“可以,但是他們的體質不允許,太瘦弱了,全套甲胄裝備後,能把他們累垮了。”

“那就減少甲胄,指揮官那裏還有一些輕甲,可以用來裝備他們。”

“但是,我覺得可以把擴軍的事情定下,但是現在的仆從軍,還不符合要求,至少要等到剿匪結束之後,那時經過淘汰,在訓練之後收納他們。”

“好!大家表決吧,同意孟屯長意見的舉手!”

白駒和戌亥01先舉手,然後是孟丘生和尹季,再就是邢山,李伯笠看到大家都同意之後也舉起了自己的小手。

“第一次軍事會議成功達成決議,指揮官,你來任命孟丘生和尹季為新的百戶,邢山為百戶吧!”戌亥01對李伯笠說道。

“啊!好!,孟丘生,尹季,兩位屯長現在我李伯笠任命你們為新的百戶,下級軍官自行任命,然後報告給隨軍的戌亥17.”

“喏!”

“邢山都頭,我李伯笠任命你為百戶,下級軍官自行任命,然後報告給隨軍的戌亥17.”

“是……喏!”

“戌亥01,請你轉告戌亥17,我李伯笠任命他為隨軍指導員,對我負責!

任命戌亥02為政治指導員,對我負責!

任命戌亥01,為參謀長。”李伯笠又轉頭對戌亥01說道。

“喏!”

“白駒,我李伯笠任命你為教習,負責全部社學的建設。”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