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晴被錄取了。經過了又一輪的投稿評選以及兩輪的麵試,她成功入選了學生記者團。她收到通知,說讓所有入選的同學周六上午10點參加記者團迎新宣講大會。
周六。天氣晴朗,陽光溫柔地灑在身上,春風輕輕地吹拂過臉上和手上裸露的皮膚,曉晴感覺有點舒服。她來到通知的教室,發現已經有很多人在那裏了,教室裏嘰嘰喳喳的聲音不絕於耳。這社團居然這麼受歡迎嗎,還真是招了不少新人呢,曉晴心裏嘀咕。她找了個靠牆邊的位置坐下來。到了10點的時候,一位學姐站上了講台,說:“各位學弟學妹們,大家好,我是咱記者團秘書部的部長,我叫李敏敏。首先歡迎各位加入我們學生記者團這個大家庭。我們先點下名,然後就正式開始我們的會議。”
曉晴邊聽邊打量了一下李敏敏,一看就是一個幹練的女生。身材和個頭都是中等,長發紮成了一個利落的馬尾,說話也很幹淨利索,毫不拖泥帶水。點完名以後,李敏敏說:“各位同學,點名的時候,陸陸續續還進來了不少同學。我們通知的時間是十點開始,所以我首先想聲明一下,我們記者團有非常嚴苛的考勤製度,不能無故遲到早退是最起碼要做到的。希望各位嚴格遵守,否則可能會被強製清退。具體的其它製度,我們稍後會進行詳細宣講。下麵,我們先請我們的團長,宋浩,進行發言。”
在一陣鼓掌聲中,一個帥氣的男生站上了講台。他身材瘦削,上身穿灰藍色帽衫,下身穿藍色牛仔褲,腳上是一雙擦的特別白的白色運動鞋,戴著眼鏡,文質彬彬的,但是臉上冷冰冰的,沒有絲毫笑容。曉晴記得他。第二輪麵試的時候,就是他麵試曉晴的。當時他滿臉嚴肅,臉上也是如此的冷若冰霜。曉晴到現在還能想起那種壓迫感,以及他提問的時候那種讓人瞬間像進入了冰窟窿的清冷的語氣。
宋浩站上講台,他那清冷的聲音再次傳到了曉晴耳朵裏。“各位同學,大家上午好。我是記者團現任團長,宋浩。首先,再次歡迎大家加入我們記者團。我先簡單介紹一下我們記者團。我們團成立於1998年。我是第三任團長。記者團隸屬於我校宣傳部,一直站在我校新聞報道和宣傳的第一戰線,肩負著學校新聞宣傳與思想教育的神聖使命。它由我們這些具備一定的寫作、攝影、播音、錄像、新媒體製作等功底的大學生組成,在學校黨委宣傳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活動。我們團的宗旨是“專業、敏銳、責任、做最好的校園新聞媒體”,貼近校園生活,展示學校風采。學生永遠是校園的主角,是學校的未來和希望。大學生記者團永遠是這種未來和希望的見證者。” 宋浩清了清嗓子,繼續說:“我們記者團目前由以下六個部門組成,分別為采編部、策劃部、攝影部、宣傳部、外聯部、秘書部。每個部門設有一個部長,一個副部長。此外,我們記者團還設有兩個副團長以及一個團長。這就是我們的一個基本架構” 。他抬頭掃了一眼教室裏的人,曉晴感覺他有一種不怒而威的氣勢,讓人感覺難以接近。“你們各位的職務,我們已經根據各位的崗位訴求,結合各位麵試的表現,先進行了簡單的分組。稍後各部門的負責人會分別進行名單公布。各位後續的培訓以及工作的展開,也都會由各部門負責人來進行負責”。 他抬高音量,繼續冷冷的說:“最後我想要提醒各位,我們記者團雖然成立時間不是特別長,但是我們團可不是各位能混的地方,各位也別指望隻是想用這個給自己以後的簡曆貼金。我們團要求所有人必須都是兢兢業業的幹活,也正因為這樣,我們記者團才能發展壯大到今天這種程度”。他停頓一下,又掃視了一圈,“如果有想躺平的,怕苦怕累的,不適合我們這個團,奉勸有這種想法的早點退出。我今天就講這麼多。謝謝” 。教室裏鴉雀無聲。“這個人看起來可真是不好惹啊,以後最好還是離他遠點吧,”曉晴心裏暗暗打鼓,“不過他一團長,我們這種小兵,估計也沒什麼機會有聯係的”。這麼一想,曉晴稍微鬆了口氣。
接下來,李敏敏又宣講了記者團的基本管理製度,包括獎懲政策、例會製度、值班管理等。曉晴聽得腦袋都大了,她其實並沒有把加入記者團這件事想的這麼嚴肅,隻是機緣巧合,舍友們幫她報了名,她也隻是想加入感受一下。現在一聽這麼繁瑣複雜,實在是有些不適應,甚至還有點想打退堂鼓。
接下來各部門負責人分別公布了部門的人選名單。曉晴被分配到了采編部,崗位為外采記者。采編部按照一老帶兩新的配置,給曉晴和另外一個新加入的同學分配了一個導師。他們的導師是大三的一名學姐,叫楊欣。大家互相寒暄認識了一下,這次的迎新宣講就算結束了。至此,曉晴正式解鎖了一個新身份:T大記者團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