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夫妻同出家(1 / 2)

上回說到虎癡縱身跳入黑洞中,隻覺得被強大的引力所吸引,向於菟國的反方向而去。但洞中始終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虎癡想開啟天眼,卻發現法術失靈。也不知自己會被牽引到何方?……

且說安徽九華山又名陵陽山、九子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因山峰奇秀,峰巒異狀,遠望好像並肩站立的9個兄弟,因而又稱“九子山”。傳說因唐朝李白《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詩:“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而更名為“九華山”。相傳為地藏菩薩應化的道場,佛教認為地藏菩薩是“大孝”和“大願”的象征。

九華山寺廟眾多,素有百寺之稱。甘露寺是清代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禪林。位於九華山北麵登山公路中段一側定心石下,周圍古木參天,修篁蔽日,清泉淙淙,嵐氣蒙蒙。清代黃華詩雲:

“到此禪關宿,

方知山色多。

萬鬆藏古寺,

孤月上寒坡。

屋角泉聲落,

床頭嵐氣過。

欲窮諸勝覽,

秉燭問檀那。”

甘露寺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康熙六年(1667),玉琳國師(俗名楊通塄,江蘇江陰人)雲遊九華,見此處幽篁蔽天,清泉漱石,宜構蘭若,必代有高僧,乃讚曰“此地山水環繞,若構蘭若,代有高僧”。時居伏虎洞的洞庵(一稱“洞安”)法師聞之,遂即離洞,發心募建叢林。青陽老田吳村吳爾俊慨然以山業施之,破土建寺。開工之夜,滿山鬆頂,降生甘露,人稱奇跡,視為神人應兆,故以“甘露”名庵。

時甘露寺長老法慧住持從禪定中出定,招呼徒兒覺正和尚道:“覺正,帶一套僧衣與一雙僧鞋去後麵的伏虎洞,把僧衣僧鞋扔入洞中,你在洞口守護,等有人穿著僧衣出來了,你把他帶到我這裏來。”

寬正恭敬地應道:“徒兒知道,謹遵師訓!”

虎癡忽然看到前方有了亮光,隻覺身子一輕,吸力慢慢減弱,最後跌落在一個洞裏。

洞外麵的光線照了進來,剛好落在虎癡身前,虎癡定睛一看,呀!隻見自己全身上下,寸縷未掛,赤條條的降落,這下怎麼辦?出去見人豈不羞死?原來公主說的什麼也帶不走,當時隻以為那些名利、榮譽之類虛的東西,誰知連隨身衣褲都帶不走。還真是赤裸條而來呢!

正感半籌莫展之際,忽然看到前麵幾米處有衣服模樣的東西,連忙上前拿起一看,原來是一套黃色的海青,還有一雙羅漢鞋,也顧不了許多,就穿戴上去。

虎癡爬出洞外,迎麵看見一位滿麵詫異表情的和尚,那和尚嚇得失聲道:“你是人是鬼?”

虎癡笑道:“這位師傅怎麼啦?我是大活人啊!你仔細看看我像鬼嗎?”

覺正和尚忽然有所悟道:“原來師傅叫我等的就是你。”

“你師父?等我?”虎癡有點理不清頭緒,自己剛剛從異境過來,怎麼就有人算定了這事?

“是啊!師父叫我往洞裏扔了一套僧衣與一雙僧鞋,叫我在此等候,有人出來時就帶去見他。”覺正和尚回答道。

虎癡驚奇地問:“師兄的師父是誰?怎麼知道我會在這裏?還為我準備了遮羞的僧衣?”

覺正和尚得意地回答:“我師父是九華山甘露寺得道高僧法慧方丈。”

“是法慧法師啊?這裏是九華山甘露寺?”虎癡覺得很驚訝。

“是啊!莫非師兄認識我師父?”覺正問道。

“久聞法師大名,平時我也訂閱了貴寺的佛教刊物《甘露》,所以知道法師大名。”虎癡道。

“原來如此。”覺正才恍然大悟。

虎癡在覺正的帶領下,見到了法慧老法師。

虎癡告知法師自己的經曆。法師開示道:“萬法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愛恨情仇都是因緣和合,其本質都是空無所依。若糾纏於情愛,則痛苦永無斷盡。真正的愛是平等無二施於一切眾生的。因曆劫之中,所有眾生都曾與我們互為父母、兒女、至親。以愛家人之心推而廣之到所有眾生,那便是菩薩的慈悲情懷。故你應該發生廣大的願力與無上菩提之心。立誌修成正果,如此方能救拔一切眾生於苦難之中。”

虎癡聞言,大悲而哭。是啊!自己在於菟國時掛念現實世界的妻子孩子,內心常常痛不欲生。現在回到現實世界,也不能不掛念那邊的妻子孩子。人生太過痛苦,但這世上還有更多的人受此生離之苦。隻有自己修成正果,才能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