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玉悠是問道:“那子玨的母妃是誰?一直查不到嗎?”玉悠不會相信,李子玨不查清楚他的身世,畢竟,這後麵的事情定有緣由。
“查了,不過,有一些清楚了,有一些還沒有清楚。”李子玨是回了這話。剩下的,玉悠倒是沒有問了,因為,應該她問的,她已經清楚了。不過,玉悠還是有一個疑問,是道:“那母,嗯,是貴妃知道子玨現在知道真正的身世嗎?”
“我不知道。”李子玨是回了這話。他看著玉悠的疑惑,再是道:“也許貴妃知道,也許貴妃不知道。畢竟,貴妃在宮裏這麼多年,宮裏的勢力不可小視,而我當年有些魯莽,可能有驚動一些。”
“所以,這一些年來,我一直裝著不知道真正的身世,沒有掀起那層麵皮。”李子玨是回了這話。而玉悠聽後,沉默了,良久,她是道:“子玨放心,往後我會仔細的。至於貴妃也罷,還是其它人也罷,咱們都是礙不著誰的。想來,其它人,也瞧著不上純郡王府。”
倒不是玉悠打擊李子玨,而是確實,在外人眼裏純郡王府的潛力有限,還真比不得另外的三位皇子。不管太子,還是三皇子莊郡王,又或四皇子,這三位真有爭的那個力。
“我明白。所以,我打算借著這波勢,也許,咱們一家人都要去北彊就藩了。”李子玨抬頭,說了他的打算。然後,他是再道:“不過,就是要勞阿悠陪我去地方受苦了。”
玉悠聽著這話後,是想笑。說起來,皇家受天下供奉,還真算不得吃苦。畢竟,玉悠也不是真養在成國公府,沒那什麼見過外麵的天空。所以,玉悠是笑回道:“子玨,咱們都是人上人,有人伺候著。若真吃苦,哪裏算得。那些北彊的戰士,怕是更辛苦的。”
真的,邊彊的軍人,很可愛。所以,玉悠不會覺得,她有啥好辛苦的。人貴,自知之明。
對玉悠這話,李子玨聽後,是樂得笑了,回道:“阿悠倒是看得開,也罷,既然你都這般說了,將來想來也不為怨我夫君了。”
“我心安處,就是家。有子玨,有長華,哪兒都去的。”玉悠是笑著回了這話。畢竟,就藩什麼的,也好。玉悠真覺得,這京城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畢竟,瞧著現在太子挺穩的,對於主角的光環,玉悠又挺擔心。
這萬太子和莊郡王府為了儲君的位置爭起來,誰知道會不是泱了池魚。畢竟,在外麵人的眼裏,這莊郡王和純郡王可是嫡嫡親的兄弟啊。
玉悠覺得,還是遠離些事非的好。哪怕,在個沒有京城就麼繁華的地方也成。反正,她出門的日子也不多,哪地不是地啊。
不過,想歸這樣想,玉悠還是道:“若真去北彊,唯一想著的,就是怕難見到爹和娘親了。”
“一切還早,咱們也莫想這麼多。畢竟,就藩一事,還待結果。”李子玨是笑了玉悠的擔心。玉悠聽了這話後,倒也是放下了。
事實上,李子玨真心謀就翻,倒也是真的。畢竟,就像他說的,退一步。有時候,退一步,也算是收回拳頭,集了力。找著各合適的機會,再打出去。
在李子玨想著法子時,這他的兄弟們也是在幫倒忙。這不,東宮的太子爺對國舅爺,那就是道:“舅舅前麵的意思,是讓老大滾回藩地。隻是,孤瞧著,父皇那兒壓下了折子。”
不得不說,平泰帝的意思,還是讓東宮的太子爺敏感起來。倒是國舅爺不在意的道:“太子殿下,您放心就是。此事,老臣是有把握的。至於皇上哪裏,怕是想等火候足了。”
“嗯,這事情還是得辦妥了。畢竟,若是老大就了藩。老三就跑不了。”在太子李子玴的眼裏,這是好買賣啊。畢竟,一下子就解決了兩個對手。特別,想著結果後,他是再道:“舅舅,孤想著,若是老大就藩,老三也就藩。那麼,老四那裏就有理由了。”
“太子殿下說得,此事宜早不宜遲。”國舅爺也是表了忠心的回了這話。當然,國舅爺心裏嘛,還真是急著為太子李子玴解決對手的。(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