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 精誠所至(二)
歐陽俊卿說的自然不會是空口白話,更何況這等在帝王麵前的話,自然更加不會無地放個空炮仗來著。此時,歐陽俊卿是抬頭,鎮定回道:“臣非是空口白話,隻是心中有些想法。”
對於麵前這個年輕的過份的臣子,平泰帝還是願意給機會的。畢竟,那什麼漢武與霍驃騎的神話,是千古美名啊。此時,平泰帝是道:“朕聽聽你的高見。”
有平泰帝這話,歐陽俊卿是沉默一下,心中微微理了思緒後,方道:“回皇上,臣聞北彊此仗我天~朝雖有小敗,但是大軍根基還在。再者,蠻夷此次突然入侵,根本原因還是去年北方大雪,蠻族損失過重。”
“如果北方將士不出城塞,隻是守城脫住蠻族,想來定能保持平局。”這是歐陽俊卿的結論。但是平泰帝聽到此次時,卻是眉頭一緊,然後,舒了開的道:“如何以戰促和?”
“臣抖膽,臣以為若有精騎三千,在蠻族大軍僵持於北方重地時,可率精騎入賀蘭山,血洗蠻族金帳。”這是歐陽俊卿大膽的回話。但是,不得不說入了平泰帝的眼裏。所以,這位帝王隻是擺了一下手,道:“這話入朕耳,出了門後,不得再議。”
“是,臣尊旨。”歐陽俊卿是應下平泰帝的話。隨後,這位帝王是離開演武室,回了禦書房。當然,在回去的途中,平泰帝隻是隨口交待了貼身大伴李總管一句話,是道:“朕要歐陽俊卿的詳情。”
什麼詳情?自然是身世和生平了。
這位司禮監秉筆的李總管,自然是恭敬應下平泰帝的話。
在這一年的二月,平泰帝喻了一道聖旨,就是提拔了這位歐陽俊卿。可謂是不掬一格用人材。然後,自然這位帝王就是指望歐陽俊卿能帶來成功。
帝王一話,下麵自然是努力加奮鬥。不管為何?是為名也罷,是為利也罷,都是得加把子的勁頭。同樣的,出塞的歐陽俊卿沒有太多的時間留給他,因為,這位匆匆上任的將軍,他誇下海口的三千精騎。
自然,這位高位,就得拿出成績來證明,他,歐陽俊卿是不負於平泰帝的信任。
從京城出發,一行路急行,往北而去。
卻是朝北,越是天涼。
歐陽俊卿就是在北彊要塞裏,補給糧秣後,領著參軍再是向北,北往蠻族的神聖賀蘭山,去端了蠻族的王族金帳。
二月的草原是蕭瑟的,歐陽俊卿不是文人,隻量一個純粹的武人。所以,他沒有文人的詩人情懷,有的,是渴望勝利。用勝利,狠狠的回複朝臣對他年輕的質疑。
“報,將軍。前方十裏,有一個小部族,十朵帳篷,約一百人左右。”斥候探馬而回,對歐陽俊卿回稟了話。歐陽俊卿平靜的回道:“本將知道了,你先下去稍做歇息。”
隨後,歐陽俊卿就是讓親耳召集全軍校尉前來商量事情。也無甚什麼,不過就是個******罷了。於此,歐陽俊卿隻是在簡單介紹情況後,肯定的回道:“本部一路北上,目的是端了蠻族金帳,實施圍魏救趙。所以,保密是必需的。”
理由解釋清楚後,歐陽俊卿是再道:“本將下令,血洗蠻族,不得放過一個活口。”對於歐陽俊卿的話,在場的眾校尉是同聲應下。
自然,大家夥這一趟出來,都是為了贏了勝利。誰不是把腦袋別在腰間,所以,這種關於種族生存的戰爭,向來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沒有中間路可走。
理所當然的,死道友,不死貧道啊。
而這一個小部族,區區一百來人,不過是這一路北來,最不起眼的一朵小浪花。
相比於用命去拚的戰功,在腹地生存在太平盛世的百性而言,自然是沒有可比性的。比如,此刻於成國公府的玉悠而言,每日裏在意的,隻是她生存的那一畝三分小院子。
再比如,此時的玉悠也不過是聽著她嫂嫂慕容謹兒與娘親沈氏嗑嗑牙。然後,給玉悠補補京城裏的貴族關係譜子,如此而已。
日子照常如舊,而在平泰十六年,若說第一件大事,那便是北彊的敗仗,弄得眾人皆知。那麼,第二件大事情,就是大皇子李子玨的戰場失蹤。
與此同時,緊接著的第三件大事情,就是歐陽俊卿從遙遠的北方,傳來了大勝利消息。這一勝,對於一直沸騰著的朝野來說,不下於一顆定心丸。既使安穩,也使得有識人之明的平泰帝,那威望更上了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