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雛鳳啼 第32章 除夕夜宴(下)(1 / 2)

武青玦的心突地一跳,驀地想到馬車上那一幕,趕緊收回目光,抬眼看向皇帝。見皇帝的目光居然也落在自己身上,更是心中一驚。皇帝看著她的目光幽暗,竟像比紀詢的還要複雜,聽得群臣議論紛紛,皇帝唇角微揚:“果是開了慧智了。”

皇帝一開口,朝堂頓時安靜下來。武青玦聽皇帝這樣一說,心中反而有些不安,就怕皇帝覺得她突然變聰明了,心血來潮地再驗證一番就慘了。沒想到怕什麼真的來什麼,隻聽皇帝接著道:“如子慧所說,你能作出剛剛那首詩,也算不易。隻是這描的元旦民俗,卻是人盡皆知之事,與臆想並無多大關聯。”

武青玦一聽,心中頓時氣悶,不禁有些恨得牙癢癢,這樣都能給她挑出刺兒來,這皇帝陛下偏心眼兒也偏得過頭了。但皇帝說的話沒人敢反駁,武青珞一聽,立即得意起來:“皇祖母聖明,玦姐姐還是拿出臆想的實力來,再賦首契題的吧。”

我就不信邪了。武青玦瞥了武青珞一眼,再看皇帝雖然沒有應聲,卻是一臉看她如何作答的表情,咬牙道:“皇祖母說得是,那青玦便再作一首。”說完,裝出思考的樣子,在腦子裏開始搜索,她記得守歲詩並不太多,此刻不由再次慶幸之前專門溫習過,之前選擇王安石的《元日》,除了這是首宋詩之外,還因為這首詩情理比較簡單,比較符合她這個年紀“作出”。這會兒既要避免剽到唐代以前的,還要剔除那些帶著批判味道和自哀自憐自傷的,想了片刻,終於選到一首較為合適的,略一思索,掐頭去尾地念出來:

鄰牆旋打娛賓酒,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

明代陳獻章這首《元旦試筆》,較之王安石的《元日》,不隻有寫實,還有寫意,整首詩在意境上更為出彩一些。雖然經她掐頭去尾之後在文理上略有欠缺,但配和她這個年紀,反倒顯得合情合理。果然,這首詩一念出來,叫好之聲較第一首多出許多,不少人複誦著後兩句,大讚“妙啊,妙啊”,看向武青玦的目光與之前已是截然不同了。

武青玦對群臣的反應並不在意,更不敢去看紀詢的表情,隻看向皇帝,盼著能過了這關就好。皇帝若有所思地看著她,心中也被這句“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觸動了一下,又見群臣興奮議論稱讚,到底想起武青玦是她的孫女,她的表現也算是給她麵上添了光,看她的模樣也順眼了許多,點頭道:“晉有曹子建七步成詩,朕的皇孫卻也不輸於他。青玦,你父母皆綿繡滿腹,你雖是開智較晚,總算沒辜負你母親對你的期望。”

皇帝這話一出,武青珞臉都黑了,皇帝當著滿朝文武的麵說武青玦不輸曹子建,等於默認了她“小詩仙”之名,其資質愚鈍的傳言不告而破,從今以後,還有誰敢再拿此生事?

武青玦既已決定不再向以前那樣唯唯諾諾地過活,見皇帝為她正了名,自是要說上幾句中聽的以示自己不是不堪調教:“青玦定當努力,不負皇祖母和母親厚望。”

皇帝點點頭,揮了揮手,讓她的心腹女官謝尚宮端了碗東西下來:“你今日表現甚佳,這碗芙蓉羹就賞給你了。”

武青玦趕緊跪地謝恩,心中腹誹,武青珞、武青瑁得賞都是金錁子,輪到她卻隻得了一碗芙蓉羹,這女帝好像不怎麼喜歡吃芙蓉羹,但每年除夕打賞給她的東西都是這東西,也沒見她自己吃,真奇怪,她不喜歡吃幹嘛還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