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眼祁令揚,沉聲道:“傅氏已經有了盛唐,現在我們在物聯這一塊,也能夠開始展開了。”
“這是我們傅氏上半年度最重要的項目,如果成功,傅氏未來十年在這些歐洲小國的市場都會順利下去,反之,如果我們失敗了,我們以後會很艱難。”
說完,他的目光在傅寒川跟祁令揚的身上劃過,然後對著所有人道:“我希望你們能夠爭取到,為我們帶來未來十年的幸運。”
如今國外對來自中國公司的政s策越來越嚴格,而對於有著海外布局的眾多大公司來說是非常嚴峻的,傅氏當然也是其中之一。
傅氏在去年就做了相應調整,有別於其他公司死磕英美等國,傅氏瞄準的是那些經濟富裕生活穩定的歐洲小國。
傅正南的話音落下,會議室內響起交談聲。
這個調整,其實是傅寒川提出來的,至今還有一部分人覺得不妥。
傅氏有這個實力進軍美國英國這些大國,拿下一個就可以抵得上好幾個小國,而那些小國,雖然也是不容小覷,但是一個個的去談項目,這得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
而傅寒川堅持的理由是,這是分散風險,聚攏實力的最有效方法。
“祁總,你怎麼看這件事?”其中一位董事看向祁令揚。
祁令揚背抵在椅背上,輕疊著雙腿,手指交握著放在腿部,從頭至尾沉默到現在,也聽著他們的議論。
他微微笑了下,目光掃視了一眼傅寒川,對著大屏幕開始侃侃而談。
一個小時後,會議在午飯前結束。
隨著一聲“散會”,會議室的門打開,眾人走出去,會議桌前依然坐著傅寒川跟祁令揚。
傅正南左右看了看這兩個兒子,低頭輕吸了口氣,說道:“有沒有興趣一起吃頓飯?”
“沒有。”
“不用。”
兩道來自不同方向的回答同時響起。
傅正南吐了口氣,算了,當他沒說,他推開椅子起身走了出去。
一個是“格林計劃”的發起人,又在傅氏有著穩定的根基,另一個是在科技領域有著成熟經驗的人,但是在傅氏毫無人脈,說到底,這個項目就是看這兩人誰能夠先一步的完成。
這個時候要他們握手言和,是他異想天開了。
門自動的關上,祁令揚微勾了下唇,對著傅寒川道:“傅總,是否後悔那時提出了格林計劃?”
去年年會結束後,傅正南為了祁令揚能夠進入傅氏,便讓傅寒川著手收購盛唐一事,而傅寒川在那個時候對祁令揚是一無所知的。
收購一家科技公司,需要對董事會有所交代,要說服他們,那時候便有了這個“格林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