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侍郎宇文融與李岩在遊園會上相識,也賞識他的才能,對他一直就有好感:“李待詔,今日又不是廷前奏對,但言無妨。”
站在李隆基身前,李岩聲音壓得很低,輕輕道:“如果大唐與塞外諸胡互市,用美酒等奢侈品換回牛羊馬匹,不是可以削弱塞外諸胡的實力嗎?”
李岩說完,掃了一眼勤政樓上的諸蕃酋長,退到一邊,閉口不言。
皇帝李隆基見李岩欲言又止,心中明白,吩咐了高力士,讓百官貴妃,諸蕃酋長拜辭離去,獨留下幾位宰相重臣,聽聽李岩的見解。作為開元盛世的明君,他並沒有因李岩人微言輕而忽略他的真知灼見。
何況今日他在大殿替自己出了口惡氣!
勤政務本樓底樓大殿。
簾幕高挽,李隆基坐在平台上的雕龍胡床上,一群宰相重臣俱都賜了座,君臣之間並無禮儀約束。
“孫子曰,不戰而屈人之兵,李岩以為,大唐應該嚴控奢侈品的生產製造,如美酒、絲綢、茶葉、瓷器等等,用質地最好的產品,最昂貴的價格與塞外諸胡互市,突厥、吐蕃、回鶻等酋長貴族追求豪奢,必會更加盤剝治下子民,他們國內禍亂繼起,內憂不斷,大唐陳重兵於邊境,派人招募其國內饑寒交迫的民眾……”李岩娓娓道來,目光不時注意著皇帝和各位宰相的臉色。
李岩這主意不錯,運用奢侈品的經濟戰,在塞外諸胡中製造階級矛盾,讓它尖銳化,把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的矛盾轉化為統治階層與民眾之間的矛盾,似乎看著可行,前世不愧是讀過毛選的青年幹部。
幾位宰相或是沉思,或是點頭,中書令張說對李岩本有成見,認為他有才無德,心術不正,指著李岩大聲譏諷道:“聖人仁德,廣布恩澤於四海,講求的是道德禮儀,豈會用這不入流的手段,萬一胡酋羨慕中華的美酒絲綢奢侈品,召集胡騎來攻,奢侈品豈不成了罪魁禍首?大唐就是要戰,也要堂堂正正而戰。”
就差一口唾沫吐在臉上,一番厲聲訓斥李岩如吞了一隻蒼蠅般難受。
必須忍,這是當朝為首的宰相,李岩敢跟他去辯論?咱裝拙,李岩叉手為禮,退後一步道:“小子受教!”接著退到一邊,君子不辯微笑淡然,再不發一言。
你一個位高權重的宰相,跟一個少年過意不去,宇文融看不過眼,出言反駁道:“塞外諸胡從來不識禮義廉恥,力強者稱雄,中原一旦有事,莫不趁火打劫,那個時候張相公就用道德禮儀去感化諸胡。”
“宇文侍郎,你說話老是斷章取義,我又沒說不動刀兵。”張說聞言勃然大怒。
當朝另一位權相,侍中源乾曜悠悠道:“吐蕃王子今天叫囂,它們有雄兵百萬,戰將千員,青藏高原地勢高險,唐軍仰攻,受困於地利,不服水土,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翰林待詔李岩所言不無道理,如能策反吐蕃兵將、牧民來投,唐軍也會少犧牲一些。”
坐在胡床上的李隆基沉思片刻,很快作了決定:“永穆公主、翰林待詔李岩獻酒有功,筆架峰下還有五座皇莊,三座皇莊賜給永穆公主,兩座賜給李岩,再撥錢五十萬貫,以後皇宮貢酒全由他們供應。”
皇帝,你也得說個數,皇宮貢酒一年多少壇?李岩卻不敢問這個,心道:日後再將賜下的皇莊銀錢折算成股份,每年給他分紅,讓他嚐到甜頭,工商富國就從酒坊山莊開始。
正在李岩胡思亂想的時候,聽見皇帝郎聲道:“李岩,你明日就不必來興慶宮應差,專心溫書備考,今日你遇變不驚,英勇無畏,朕心甚慰,那班跳拓枝舞的歌姬就賞賜給你,明日由中官送到朕新賜給你的院宅。”
那可是十二名身姿輕盈,臉蛋兒柔美的少女,整整一打啊!李岩喜笑顏開,立刻跪下,高聲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