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五拂曉,秋月高懸夜空,灑下清輝,滿天星光熠熠,正式一個晴朗的好天氣,長安城北的坊街上火把星星點點,連成一條火龍向興慶宮彙聚。
今天是皇帝的生日,天長節,大型宴樂將在興慶宮的勤政務本樓進行。
站在一大群或紫或緋參加宴樂的官員中間,李岩身著七品官員綠色龜甲綾袍服,腰圍銀銙帶,扶著禮部尚書蘇頲,讓他靠著自己打個盹,人上了年紀,畢竟精力不濟,不管過來寒暄的官員認識不認識,李岩都微笑點頭。
憑著蘇頲禮部尚書大人的麵子,李岩排在前麵,兩個頂盔貫甲的監門衛過來勘驗門籍,就是一個監門衛唱名,另外一個監門衛對著登記的相貌、體形驗看,進了宮在一株大樹下,排隊等著幾名殿禦史搜身,李岩舉起雙手,被仔細搜過才放行。
勤政務本樓前是一片寬闊的廣場,足可容納幾千人,身穿金甲繡袍的四軍甲士已經展開了隊仗,繡著金龍的紅旗在晨風中獵獵梟張。
李岩望了一眼天空,是黎明前那種淡紫色,天邊飄浮著幾抹舒卷自如的薄雲,不一會兒,便被朝陽染得金燦燦。
置身在這盛唐的宮廷宴樂,李岩的心情有幾分激動,聽得金甲繡袍的甲士扯著厚亮的嗓門兒高喊:“百官朝拜!”
依照等級秩序,百官依序進去朝拜,輪到李岩的時候,腿肚子又酸又澀。
跪在大殿上三拜九叩,李岩跟著山呼:“聖人千秋,福如東海,壽與天齊。”站起來偷眼望向大殿上,有三層平台,拾階而上,香爐裏的檀香輕煙繚繞,最高那層平台放著一張雕龍胡床,端坐著皇帝李隆基,麵白無須的中官張列素扇,俏麗溫婉的宮女隨侍在側,前麵還有一道挽起的細簾。
待李岩這批官員行禮過後,李岩接著拱手為禮,參見後妃、貴戚,諸番酋長。
昨日下午,高力士留下一名中官,專門教導李岩宮中禮儀,他站在大殿中卻不那麼安分,雙目注視著幾日不見的永穆公主,唉,這段時間為天長節的操勞又讓她清減了幾分。
禮畢之後,李岩是翰林待詔,被中官引到了皇帝李隆基垂簾之下那處平台,坐在漂亮的漆飾食案前,開始了一天吃吃喝喝觀賞歌舞的宴樂。
太常署的樂工們開始奏樂,絲竹紛擾,鼓樂齊奏。
今天喝的可是山中仙釀,沒兌泉水的,李岩皺起眉頭,有些擔心,那兩個頭戴翻皮帽,身著皮裘,腰係毛帶,身材粗壯,麵目黎黑的是吐蕃王子赤祖德如和隨行的將軍朗邁色。見了美酒一杯接一杯地幹,這樣子貪杯容易醉的,李岩越瞧越是擔心,萬一喝醉了在這大殿鬧事,攪了皇帝心情。
這幫吐蕃蠻子本來就不懂禮儀。
李岩向侍立在皇帝身邊的高力士丟了幾個眼色,可他卻渾然不覺。
太常卿引領著一群彩衣歌姬走到大殿的平台上,就在李岩座位下麵。
彩衣歌姬俱是頭梳雙鬟望仙髻,額上細描雉形花鈿,素白衫兒石青長裙,身姿曼妙,手拈紅色披帛,似要揮紅帛而舞。
彩衣歌姬們身姿輕盈柔美,李岩看著養眼,微笑著朝前麵一位俏美的歌姬點頭示意,嗯,還有一位眉如翠羽的歌姬看著也讓人心動。
三聲畫鼓突地奏響,一聲比一聲催得急,歌姬們將手中紅帛輕舞,隨著節奏鮮明的鼓點,氣氛驟然熱烈,隻見彩衣歌姬的水袖裙擺如雪花隨風狂卷,一會兒聚攏,一會兒散開,條條紅帛在空中劃出道道弧線,穿插回旋,舞步錯落,讓人眼花繚亂。正在此時,那俏美歌姬紅帛朝前一甩,牽著長裙在空中躍起,如溪邊翠鳥般去得急,輕盈地落在地上。接著舞姿一慢,如風動蓮葉般款擺多姿,美目流盼,目光若有若無地落在清俊溫雅的李岩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