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兩人也不算完全無腦聽兒子的,他們要農忙過後才去縣城。
對於夫妻倆來說,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土地是他們一切的根本。
薑瓷也不急,在家繼續複習。
從早到晚,薑瓷的作息都極其規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看教科書。
村子裏對於他被退婚的八卦甚囂塵上,他也沒有一絲理會的意思。
不過他不在意不代表薑父和王翠不介意,好幾次都看到王翠被氣得麵紅耳赤,兒子不好被退婚,以後十裏八村的就難找了,她麵上和丈夫裝作不在意,心裏卻十分著急上火,幾次差點和多嘴的人打起來。
她心裏也在盤算,要不聽兒子的,去縣城生活算了,她有手藝丈夫老實肯幹肯定能養活一家人。
所以在又一次薑瓷說開飯店時,王翠頭一次沒有反駁,反而和丈夫去縣城裏看有沒有合適的鋪麵了。
薑瓷沒有過多幹涉,兩人的生活經驗比他要足很多,沒必要幹涉。王翠的手藝進縣城,隻要位置不太差,肯定十分吃香。
找飯店位置,租下來再裝修然後開張,事情看起來很簡單,實際操作起來沒一樣簡單。
兩個月後,薑家飯館開張,薑父薑母懷著忐忑的心情,等待顧客檢閱。
即使薑瓷這個後來者無比肯定地告訴他們,你們可以,飯館無論是環境價錢還是手藝,都無可挑剔。
此時薑瓷也早就進了跟著父母縣城,還找了兩個老師補習,高一高二所有隻是都已經全盤掌握,模擬考能夠穩定六百四五。
老師們之前還覺得薑瓷基礎太差,不願意教,後來慢慢被薑瓷的堅毅堅持折服,不管來什麼境地下,他都認真努力學習,而且腦子聰明,能夠很快融會貫通,尤其英語聽說讀寫都十分優秀。
在短短兩個月後,薑瓷從最初的三百多分,到最高的六百五,進步堪稱神速。
薑家飯館也開張三天了,在薑瓷的出謀劃策下做了個八折活動,人氣很快便聚集起來。
薑家飯館選在重點高中對麵的街上,這年頭有生意頭腦的不少,一路把這條街房租從幾十塊提到九百塊一個月,原本薑父薑母不準備租,還是在薑瓷的勸導下租下來的,他對薑母的手藝有信心。
薑父薑母還是覺得貴,商量來商量去,決定物盡其用,早上做早餐,下午晚上炒菜。
饒是如此,這幾個月折騰,也把兩夫妻的老本花了出去,薑母還向父母借了一千塊才勉強運營。
其實這條街就算手藝一般般也能活下去,何況薑母的手藝十分好,現在人們的消費水準逐漸上來了,消費也就多了,完全不用擔心,剛開始薑母還怕沒人來買,沒想到一個小時就賣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