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這個不孝子都是自顧自吃,哪管大人有沒有端上碗,現在出息了,竟然知道顧及大人了。

薑瓷壓根沒注意到這些,薑母王翠手藝非常不錯,白粥都煮得香味濃鬱,稀稠得宜,饅頭香甜宣軟,他隻在價格昂貴的私菜館吃過這麼好吃的。

可見薑母的廚藝。

瞬間,薑瓷心裏對自己的鹹魚生涯能不能成功有了主意。

薑父目光落在兒子吃著吃著停下了手上的動作,以為是東西不合胃口,忙道:“你媽割了肉,下午讓她給你做紅燒肉。”

“好,”薑瓷沒有推辭,低頭應是。

說起來,薑母的廚藝不是祖傳的,他們這個窮山溝溝,以前連飯都吃不起,怎麼會有閑心鑽研這些吃的東西,這一切都是因為他這個兒子。

薑父薑母結婚十年才得了這麼一個孩子,在他們心裏這跟上天掉的寶貝一樣,因為當時醫療條件落後,生活條件困難,薑母孕期營養不夠,薑瓷生出來隻有三斤多一點,當時兩口子心都涼了半截,兩歲薑瓷都診所的常客。

千辛萬苦養活了,但對比同齡小孩依舊差了一大截,薑母沒辦法,隻能花大心思每天研究薑瓷的吃喝,才艱難地讓原身長得健康白胖。

後來長大了,薑瓷的口味也日漸挑剔,薑母的廚藝也被逼一直進步。

到現在,薑母廚藝是十裏八村公認的好,哪家辦席都要上門請薑母掌勺。

按理說不管在什麼地方,有這麼一門手藝,日子都不會難過,可薑家就是裏外翻不出多少錢。

原因就出來原身身上,他在外大手大腳,還賭博,家裏的錢如同流水一樣被他往外花,就算是有錢也禁不住他這樣造。

薑瓷吃著饅頭,沒有打算改變原身人設的意思,父母對於子女的一點變化都是敏銳的,那些壞習慣借著這次顧念退婚,裝作傷心迷途知返改變,才能順理成章。

第3章 在年代文學習的第三天

現在農忙,吃完早飯,薑父扛著犁牽著牛就往另一處田裏去了。

薑瓷毫無農活經驗,湊上去隻會添亂。

【宿主可以洗碗,到時候原身父母回來肯定會驚為天人,洗白事業一定會取得階段性勝利!】

薑瓷回想起前世試圖家務的後果,就算身體變了,靈魂還是那個,他立刻放棄了這個選項,然後拿起了一本書開始讀。

他想做一個鹹魚,又不想做一個沒用的啃老鹹魚,那隻能通過讀書來實現自己的想法了。前世他雖然對外宣稱上常青藤畢業,但實際讀的專業並不是他喜歡的,重新來一次,身體也年輕了十幾歲,那麼重新讀書不過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