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一半後,綠枝忍不住忿忿:“五姑娘也真是,想學針線,為何不叫針線上的來教,她大小姐一發起xing來,不論白天黑夜,想到了便把姑娘叫過去,也不想想人家是不是已經睡下了,當我們姑娘是什麼!”

便是丹橘也有些不高興:“做針線的最怕熬壞了眼睛,便是要學,也挑挑時辰呀。”

明蘭沉默了一會兒,輕斥道:“不要說了。”

走在庭院裏,夏夜星空點點,周圍異常靜謐,明蘭深深吸了一口氣,心裏舒服許多了,人類是比較的動物,如果動輒和華蘭如蘭比,那她一定早早更年期,想想那落魄的曹錦繡,她豈不是qi&aag上許多?!在沒有心理醫生的古代,穿越女要學會自我心裏建設。

又過了一會兒,丹橘又輕輕道:“瞧著四姑奶奶今日的架勢,似乎在侯府過的不錯?”丹橘想著,若真是一樁美滿的親事,那這原本當是自己姑娘的。

綠枝不屑的哼了一聲,低聲毒舌道:“今日不算什麼,日子得放長了看。新開的茅坑還有三日熱鬧呢!”

明蘭大囧。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古代貨幣。

我說過本文的背景是架空,參考明清風俗,但沒想到,在銀錢上,明清居然有不少的差別。

首先,偶問了度娘,她說,一般來說,在明朝的比例兌換是這樣的。

一兩金子 = 十多兩銀子

一兩銀子 = 一貫銅錢 = 一吊銅錢 = 大約一千文PS:然後根據不同的時期,略微有不同,比如明初的時候,大亂剛止,民生凋敝,那時候金銀比較值錢,所以一兩金子可以換約二三十兩銀子,而一兩銀子可以換一千多文銅錢。

可是到了後來,海路開通,商貿繁榮起來,由於古代中國(鴉片戰爭之前)在對外貿易中,始終處於入超的地位,西洋南洋還有其他地方的金銀源源不斷的流進中國,所以到了明朝中後期(所謂資本主義萌芽初期),金銀充足,一兩金子大約隻能換十兩左右甚至不到的銀子,而一兩銀子則隻能換八九百文銅錢。

本來我想取個中間數也就算了,這樣也好,誰知翻了一下《紅樓夢》,立刻又糊塗了。

……

《紅樓夢》裏,見三十六回,趙姨娘抱怨少了一吊錢,鳳姐說她的兩個丫頭月錢減半,每人從一吊錢減到五百錢,從此可清楚看出一吊錢指一千錢。

還是三十六回,鳳姐說,襲人原是老太太房裏的人,月錢一兩銀子,寶玉並沒有月錢一兩的丫頭,晴雯麝月等七個大丫頭是一吊錢,佳蕙等八個小丫頭是五百錢。可推論出丫頭的月錢級別是半半之數。

這是什麼意思?就說一兩銀子可以換兩貫銅錢?

偶不死心,又去翻了《金瓶梅》《水滸傳》裏的用錢狀況,越看越糊塗,làng費了很多時間,最後決定,稀裏糊塗的一勺燴了,就采取十進製好了,簡單明確。

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自己查一下。

第85回 秋闈將至,賀弘文回家了

要說女兒是娘的貼身小棉襖,王氏心裏想什麼華蘭清楚的很,為此,華蘭積極打聽墨蘭在永昌侯府的q&iag形,不需要後期加工,過程就jīng彩的跌宕起伏如同美劇。

墨蘭在永昌侯府的日子的確不容易,新婚當夜,那位舸姨娘就嚷著肚子疼,叫心腹丫鬟闖進新房找梁晗,這要是碰在如蘭身上,估計當場就打了出去,也虧了墨蘭好氣xing,生生忍了下來,她按住了想跑出去的梁晗,還溫柔的勸梁晗“以後都是自家姐妹了,女人家的毛病男人不方便瞧的”,然後把新郎留在d&房裏,她親自去探望舸,噓寒問暖,關切備至,請了大夫,熬了湯藥,墨蘭親自守在門口,硬是一整夜沒合眼,連梁府最挑剔的大奶奶也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