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派來引路的管事婆子是個口齒伶俐的,一路走,一邊還指點著各處景致略略解說,王氏隨口笑道:“天下富貴宅邸多了,難得的是貴府格局雅致,真是好山好水,好兆頭。”

如蘭附到明蘭耳邊,輕聲一句:“六妹妹,這裏可比大姐夫家qi&aag多了。”明蘭點點頭,她沒去過忠勤伯府,沒有發言權,隻規矩的走路。

古代上層社會,清流和權貴雖有通婚,但卻界限分明,權貴子弟大多靠著萌襲或皇帝賞識,在軍中或衛戍禁軍裏謀職,再不然就在某部門掛個虛銜,而讀書人走的卻是文官科舉路線,童生,秀才,進士,成績好的進翰林院,成績一般的在六部熬資曆或外放,如此累積品級,或做高官,或回家賦閑做個鄉紳。

當然,許多士紳之家的子弟,本就不緊著做官,考功名不過是為家族減免些稅錢,或添道保護傘而已;真正關鍵的是那些看著品級低的翰林學士,尤其是裏麵的庶吉士。

自前朝起,朝廷便形成慣例:非進士不入翰林院,非翰林不入內閣。因此庶吉士又被稱為‘儲相’,換言之,長柏將來有可能平步青雲,直入內閣掌權。

明蘭昨晚睡覺時,就覺得像襄陽侯這樣的熱門權貴做壽,實在沒有必要請自家的,後來細細度量了一番才明白,這不過是瞧在長柏和海家的麵上罷了;若將來長柏真有發跡的機會,早一點做感q&iag投資總是不錯的,何況投資數額又不大。

正想著,便到了正堂,因王氏一行人來的早,客人都還未到,郡主索xing請王氏帶著女孩兒來給壽星翁磕頭請安,剛到門口,就聽見裏頭傳出來陣陣說話聲和大笑聲。

明蘭低頭進去,隻覺得腳下一軟,原來屋裏鋪著厚厚的‘吉祥福壽’紋樣的猩紅駝絨氈毯,屋內很大,似乎是幾間屋子打通了的,隻豎了幾麵多寶格,格子裏琳琅閃爍著許多jīng美華貴的瓷器古董做擺設。

屋內一片喧嘩聲,或坐或站了許多男男女女,正熱鬧的說著話,不過平寧郡主的嬌笑還是最有穿透力,直傳入明蘭耳裏。

“王家姐姐你來了。”平寧郡主緩步走來,對著王氏笑道,態度親熱。

王氏此人,說好聽點是腳踏實地,說難聽點是眼光短淺,自打斷了與齊衡結親的念頭後,她便覺得於郡主無所求了,所以來往之間十分自然,並無多少諂媚奉承之意,與郡主反而倒能結jiāo的起來。

王氏與平寧郡主寒暄後,立刻恭敬的給上首坐著一位老人家行禮,堆起滿麵笑容,嘴裏賀壽道:“給老侯爺道喜了,祝老侯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好好好,起來,起來。”顧老侯爺滿頭白發,形容清臒,一身赭紅色壽紋錦緞直綴,身材高大,jīng神飽滿,看起來不過六十來歲。

他衝著王氏笑道:“先帝爺時,我與你父親在甘陝總督麾下共過事,那會兒他捧著賬冊整日算計糧糙,我就帶著大頭兵日日去找他要東西,好不好便是一番鬥嘴。前幾日我見了你家大哥兒,活脫脫你老子的做派,哎……歲月催人老喲,一轉眼就剩下我這老東西了嘍。”

提起亡父,王氏眼角略有濕潤,平寧郡主搖晃著老侯爺,笑道:“哎喲,王家姐姐是來拜壽的,您沒事說這gān嘛?”老侯爺似乎很疼愛這個女兒,連聲道:“好好,我不說了,還不快看座;還有後頭幾個小丫頭,是你家閨女吧?”

王氏忙讓三個蘭上前磕頭,女孩們忙上前跪下,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照著事先演練好的,一齊脆聲道:“祝老侯爺鬆柏長青,多福多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