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媽媽忙接過話:“太太說的也有理,不單她們姐妹要多處著,姑娘大了也得學著管自己的屋子,沒的老膩在祖母身邊長不大的;是以老太太說了,不如就將壽安堂東側空著的那排屋子收拾出來讓六姑娘住,那兒離壽安堂和葳蕤軒都近不是?”
這個提議十分和諧,王氏同意了,立刻指揮人手收拾屋子去了,明蘭惴惴的從裏屋出來,走到盛老太太跟前,低著頭拉著祖母蒼老的手,搖啊搖的,盛老太太把小女孩拉上炕chu&aag,心疼的摟著,良久方道:“你總的學著自己過日子,怎麼管製丫鬟婆子,銀錢收支,和兄弟姐妹們來往,……祖母不能擋在你前頭一輩子啊。”
明蘭抬頭看著盛老太太布滿皺紋的臉,灰濁老邁的眸子,隻覺得心裏一酸,怔怔的掉下眼淚來,埋到祖母懷裏:“……明蘭會乖乖的,一定不給祖母丟人。”
……
小姐住的繡樓多是南方特產,北方人素喜高闊慡朗,所以流行獨立小院,壽安堂東側那處小院原先不過是個賞雪看湖的別院,規模不及葳蕤軒一半大,王氏連著收拾了三次,盛老太太看了都不喜,說太過簡陋不適居住。被盛紘知道了後,立刻請了泥瓦木匠將那小院裏外整修了一邊,重新粉刷油漆修葺,足足弄到過年盛老太太才點頭,發話等開年便讓明蘭搬過去。經過這一折騰,盛府上下都知道六姑娘明蘭是盛老太太的心頭ròu,便是搬出了壽安堂眾人也不敢怠慢輕視。
因為這個緣故,這個年明蘭過的格外抑鬱,給祖宗牌位磕頭時淚眼汪汪,看著煙花都會平白掉兩顆淚,日日扭著盛老太太不肯放手,連睡覺都賴在祖母屋裏,常常睡醒了臉上都是濕的,盛老太太每每瞧見了也是一番歎息,卻並不言語。
出了正月,老太太挑了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房媽媽點齊了兵馬,將明蘭的一gān事物打點清楚,浩浩dàngdàng的搬家去了,明蘭拜別了盛老太太,一步三回頭的離開了壽安堂,這個世界她第一個可能也是唯一一個避風港灣,那裏有全然無私關心她愛護她的祖母,可是,這世上沒有人能為她遮風擋雨一輩子的,這世界終得她自己去麵對。
搬新家的前一天,明蘭捧著新做好的扇套去找盛長柏,請他給她的小院題個名字,其實她倒有一肚子的好名字,什麼‘瀟湘館’‘蘅蕪苑’‘秋慡齋’‘稻香村’‘蘆雪庵’,一個比一個文縐縐的,隻是想起那些薄命女子的下場,覺得還是不要觸這個黴頭的好。
長柏哥哥收了潤筆費,立即文思泉湧,大筆一揮——暮蒼齋。
暮蒼齋有三間坐北朝南的大屋,正中被明蘭做了正堂,充當客廳,左梢間做了臥室,右梢間做了書房,大屋兩側各一間耳房,前後再兩進抱廈,供丫鬟婆子們住;這地方十分臨近壽安堂,基本上被壽安堂外的園子包裹來裏頭,一條回廊連接兩地,如果這裏明蘭慘叫一聲,那裏盛老太太立刻就能聽見趕來救火。老太太用心良苦,明蘭十分感動。
盛家六姑娘的基本配備是崔媽媽一名,大丫鬟兩個,小丫鬟四至六名,外屋的雜役小幺兒不等,比墨蘭如蘭的排場是差遠了,不過暮蒼齋原就小,明蘭又怕人多是非多,樂得頂著謙虛的名頭不添人;況且盛紘素來重官聲,不肯弄出驕奢之風,是以盛家小姐的月例銀子是二兩白銀,不過這是明麵上的賬,事實上如蘭有王氏資助,墨蘭有林姨娘讚助,盛老太太也每月給明蘭另行送錢,大家心照不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