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蘭最近正在學《詩經》,想了想,挑了首最簡單的,便朗聲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明兒背的真好。”黑暗中,盛老太太似乎輕輕歎了口氣,聲音有一抹傷悲的意味,似乎自言自語道:“明兒可知,祖母年少時,最喜歡的卻是那首《柏舟》,真是朝也背,晚也背,可現在想來,還不如《桃夭》的實在,女人這一輩子若真能如桃樹般,明豔的開著桃花,順當的結出累累桃果,才是真的福氣。”

明蘭困極了,根本沒聽清祖母再說什麼,依稀像是在說種桃子,於是迷迷糊糊的回答道:“……桃樹好好的,要是結不出桃子,定是那土地不好,換個地方種種就是了,重新培土施肥澆水,總能成的,除非桃樹死了,不然還得接著種呀……”

盛老太太初初聽了,不禁愕然,想想又有些莞爾,再去看小孫女時,發現小胖妞已經沉沉的睡去了,小臉白嫩嫣紅,嘟著小嘴,還輕輕的打著呼,老太太慈愛的看著小孫女的睡臉,一下一下輕輕拍著她。

……

當夜,王氏喝了一碗安神湯,滿懷著對女兒的擔心,昏昏沉沉的歇下了,而喝的醉醺醺的盛紘,則被林姨娘早疏通好的人手扶去了林棲閣,那裏她早備好了解酒酸湯和熱水毛巾,歇下後兩人一陣雲雨,林姨娘見盛紘心q&iag很不錯,根據她的經驗,這會兒的盛紘特別好說話,於是準備好的說辭就要上演。

第19回 盛紘爭氣了,盛府整頓了,明蘭被掃盲了

昏暗燈光下,林姨娘臉帶嬌羞,萬分柔q&iag,婉約道:“紘郎,今日妾身也是十分高興,一為了大姐兒結了門好親,二是為了我們墨兒,今日不少夫人太太都誇說墨兒得體大方,招人喜歡呢;隻是……哎……”幽幽歎氣,拖出一長串的憂傷。

“既然高興,又做什麼歎氣?”盛紘困倦,很想睡了。

“妾身想著將來墨兒是不是也有大姐兒這般福氣,雖說如今府裏,幾位姑娘都是一樣的,可就怕將來說親時,人家嫌她不是太太養的……”林姨娘聲音漸低。

盛紘想起自己當初去王家求親時的艱難,也歎氣道:“嫡庶終究有別,不過有我在,自不會委屈了墨兒。”

林姨娘柔聲道:“紘郎待我們娘兒仨如何,妾身最是清楚,但官宦王侯人家的女客間來往紘郎如何cha手,須得太太帶著姑娘們出去見世麵才成,這樣墨兒也不至於叫我這個卑微的生母拖累了,埋沒在內府不得人知道。”說到後來,語音淒然。

盛紘沉思片刻,道:“有理。回頭我找太太說,以後和女客們往來不可隻帶如蘭一個,得把墨兒和明兒也帶上,若她們品xing好有造化,將來盛家也能多結兩門好親。”

林姨娘神色嬌媚,靠在盛紘的懷裏,嬌呼道:“真真我的好紘郎!”一轉眼,忽又難過起來,眉目輕蹙:“聽說外頭瞧熱鬧的丫鬟說,華姐兒足有一百二十八抬嫁妝,還有田地莊子和許多陪房人口,真好氣派,不知墨兒……”

盛紘本有些迷糊,但畢竟被孔嬤嬤洗過兩回腦,對林姨娘的要求有些警惕,想了想,方道:“若不論婆家,幾個女兒我自是一樣待著,不過大丫頭是太太拿自己的陪嫁添妝的,細算起來,墨兒未必有大姐兒這般的嫁妝了。”

林姨娘嬌嗔道:“紘郎好脾氣,太太既嫁過來了,她的陪嫁自也是盛家的,幾個哥兒姐兒都叫太太一聲母親,她怎麼也不能太偏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