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黃的洞穴,水聲滴滴答答,在石台之上,紅色的血水順著石縫流動,落在地上,一個跪趴在地上的人,後背儼然插著一柄鐵劍。透過胸口的劍尖,不斷的流著血。這是個白衣老者,手上捧著一冊羊皮卷,老者雙目圓睜,似乎死前處於極大的興奮當中,瞳孔微縮,帶著些許不解與恐懼。老者一身白衣卻塵血不沾,這老者,怕是非富即貴,葬身於這荒破的洞穴之中,倒也讓人唏噓。在老者右側,有個青衫少年,十五六的模樣,仰麵躺在地上,手指微動,驀然,睜開雙眼,也不起身,隻哈哈大笑起來,在這破敗之地,劫後餘生與詭譎相映。在石台之下,橫七豎八,躺著數十具屍體,破碎與肮髒之物灑落在地上。有幾具屍首分離,頭顱滾落一邊,死不瞑目。
“三百餘人圖謀仙書,武林十大高手來了六個,活著的隻有我道三,白衣聖手,怕是到死都不知道,我這個帶路的小娃娃,武功不弱他多少,殺了那麼多人,小爺我這也是為民除害。哈哈,果真如師傅所言,這便是我的機緣,不枉師傅用最後的時間為我卜卦,奪得這修道的機緣。”言罷,少年緩緩起身,對著前麵便是三大拜。然後邁出一步,有些踉蹌。少年走到白衣老者身前,伸手去拿老者手中的羊皮卷,拿到手上,正要打開,少年便感覺一陣目眩,隱約看到卷首木緣真經四個大字。急忙合上羊皮卷,少年,長歎一聲:
“不愧是仙家天書,這白衣聖手,嗬,時也命也,倒也不是我之前所想,他放鬆了警惕才讓我得手,仙凡有別,仙凡有別。”少年把羊皮卷放入懷中,緊接著拔出老者身上的鐵劍,對著白衣老者搜刮了一番,然後也不管血水,哧溜一下扒下老者外衣,少年也不嫌棄,動作頗為熟練,怕這發死人財的事幹的也不隻一次兩次。
“可惜了,可惜了這龍蠶絲織的衣服,我應該直接砍他的脖子,生死關頭,關鍵時刻,我,張三念,還是不夠冷靜呀,都是因為激動的呀,白瞎了這麼好的衣服,回頭縫縫補補,不知道別人能不能發現,也就前後兩個小口子麼,嗯,縫好了應該也能賣個好價錢。”
財迷張三念,目光轉向地上那數十具屍體,跳下石台,好一番搜刮。“終於收拾完了,怎麼感覺比打架還累,不過,我是真的發財了。”張三念小聲嘀咕,然後背上了兩把劍和一個不大不小的包袱,兩把劍都有講究,第一把是自己的鐵劍,師傅傳下來的鎮派之物,據說是祖師爺親自鑄造,由千煉玄鐵打造而成。不過看著劍身和劍鞘醜不拉幾的模樣,多半是不靠譜師傅糊弄自己的,也不知道是哪個小鐵匠的隨手之物。留下來全做念想,反正隻要是鐵劍,它也能殺人,也就夠了。
劍利不在於劍,而在於用的人。第二把,就有講究了,是劍君子商魚的劍,由天外隕鐵於地火之中,鑄造七七四十九天而成。話說劍成之時,天外飛虹,雲霞滿天,便喚作飛虹劍,削鐵如泥,上文說的用劍利不利在於人之類的廢話,是師傅忽悠三念的,凡鐵遇到飛虹,定是劍斷人亡。商魚死後,傳給了他的弟子陌囚,陌囚在武林之中那也是響當當的人物,陌上公子,排在十大高手第六位,不過,他遇到的是排在第一位的白衣聖手,好東西在絕對實力麵前,也是白給。高手對決,不可能是用劍對砍那麼簡單,陌上公子到死也沒用劍身碰到白衣聖手一下。武林排名,看似很近,實力差距如同鴻溝,不單單陌上公子,怕是另外四大高手,也沒想到。五個人分為兩路還妄圖對抗白衣聖手,就算合成一路,那也不是白衣聖手的對手。武林第一,深不可測。張三念的功夫隻是略高於陌上公子,說是不弱於白衣聖手的實力,那完全是自誇。偷襲成功,得益於自己的年歲,十五六,就算是從娘胎裏練功,也沒辦法讓人感到威脅。得益於本門的藏拙閉氣之法,閉氣功,隱藏內力還可以龜息裝死,這才是祖師爺所傳,而不是那把破劍。得益於師傅的卜卦,提前的謀劃。得益於,修道成仙的巨大誘惑,還是影響到了白衣聖手,按照他往日規矩,定要各個死屍給上一劍,方能安心。
所以,張三念此番凶險,遠勝他所想。與此同時,道家法典,凡人初窺,初聞道,心神不寧,必會反噬。三念裝死之時,隻敢微迷眼睛,當然在“死”的時候,他眼角餘光一直對著石台上的石盒。閉息之時,聽覺是弱化的,隻聽到別人慘叫,卻看不到白衣聖手在屠殺。不然,以三念德性,肯定一直裝死,或者想辦法逃走。師傅卜卦,除去三念這個變數(卦不卜親),白衣聖手肯定笑到最後。所以,張三念看到石台上白色身影打開石盒,露出破綻,便一個鯉魚打挺,飛身使出全力一擊,在白衣聖手打開羊皮卷目眩之時,一劍貫心。各方因素之下,白衣聖手死的是不虧,隻是有點憋屈。尤其是死後還被人扒了衣服。所以說,時也命也!
三念好生修整了一番,起身往洞外走去,別看石洞不大,洞外那條寬而長的甬道,可是給了他們這群外來人好看的,甬道很寬,能走的路卻有一條,那便是探路之人留下的屍身。這探路的人,各門各派,也有各個高手的隨從。三念本是帶路之人,老道和白衣聖手也有些交情,多少受一點白衣聖手的照拂,所以他成為了進洞一員,而不用白白死於仙人的機關禁製之下,如果甬道再長些,或許他也會被逼著探路。不過沒有那麼多如果。用人探路雖不是他的主意,但與他也脫不了幹係。三百餘人,不管是不是自願,為了天書仙卷,能活著出去的,大抵上,也隻能隻有一人。長生不老,立地成仙的巨大誘惑,不單單吞噬了人的理智,也映襯了人的貪婪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