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蘇醒(1 / 2)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鄒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鄒狗。

有時候,因為做不好事就會受到別人的排斥和歧視,這就是現實社會。

上天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有缺點的也會有優點,但是現實的社會不會這麼想。

什麼是現實社會,現實社會就好比在兩個乞丐之間,一個乞丐吃了一個饅頭,另一個乞丐拿著自己唯一的饅頭問他:“你吃了沒有,沒有這個給你吃吧!”吃過饅頭的乞丐會毫不猶豫的從你手裏拿走,順便說一句“我還沒吃裏”。

現實社會中有太多太多的不公,好人會有好報,但等好報來的時候或許有些晚,而惡人也會有報應的,惡有惡報不是不報,隻是時候未到,等時候到了,惡人也風光夠了,用他們的話說,“我知足了。”

社會上的人,對你好,話能說到一起,談得來就是朋友,說不到一起,談不來,大家都會疏遠你,久而久之心裏的變化太大,就會容易會怨天尤人。

人們隻看一個人外在的世界,但他不清楚內在世界,俗話說的好,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在社會中打拚,會有很多不同的人,相處一段時間才會慢慢發現,一些人的心真的很肮髒,心存善念的好人真沒幾個。隻為自己的利益,卻不顧別人的死活。

初中畢業,十五歲的一個農村小夥,就開始了自己人生中一個小小目標,那就是能學到一門燒菜的手藝,當一名大廚,但上天總喜歡作弄人。

人生的第一道門檻已經打開了,心地善良醇厚樸實農村少年李曦,滿懷希望的去了北京。

在北京工作了一個月時才發現,外麵的社會和那些哥哥姐姐們並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麼美好,恰恰相反,社會是那樣的無情,人是那樣的醜陋。

“喂,那個小鬼,看啥那,就是你,快點去把那兩隻雞斬了,斬成大拇指一樣大小,斬不合適你自己買單吧!”一個穿白色廚師衣服,頭頂白色高帽,二十七八左右,照相挺對的起自己爸媽的一個廚師,手指著一個衣服上麵全是碎肉和血跡的李曦吼道。

李曦抓起兩隻半成品的老黃雞,唯唯諾諾的拿著砍刀,毫不情願的砍了起來。

在李曦沒來之前,這雞都是加工好的,如今後廚裏人多,節省經濟,隻好用半成品了,送到廚房裏交給李曦,在一次的加工。

李曦在這裏每天不是砍雞鴨,就是幫那些阿姨大叔們刷碗洗菜,因為洗菜洗碗的阿姨大叔在每家飯店還是比較缺少的,什麼苦活累活都叫少年做了,就是給炒菜師傅打荷的機會都沒有,更不用說是學習炒菜了。

到了下班,人家廚師都走了,李曦自己一個人學習東西,練習翻鍋,認識調味品之類的,然後在學習練習刀功。沒有人教,李曦練習刀功,好幾次切到手,李曦沒有喊疼,上班時候該做什麼還是做什麼,有好幾條傷口的手,連一個簡單的包紮也沒有,同事看到了也沒人問,那些阿姨大叔們看不下去,勸少年辭職不要做了,在外麵重新找份工作。

回到宿舍,他們三兩成群聚在一起,打牌的打牌,看電視的看電視,外出的外出,李曦試著去和他們打招呼,換來的隻是閉門羹而已。從此,一個陽光帥氣的小夥子變得沉默不語,性格也開始內向了。

半年過後,李曦有點灰心了,下班之後獨自一人走在熱鬧繁華的大街上,看著燈火闌珊的城市,來來往往的人群顯的如此陌生,又有些淒涼的感覺。

在這半年時間,李曦並不是一無所獲,他學習了很多很多,不管是烹飪,還是對社會的認知……

之後朋友介紹一家飯店,李曦也不好拒絕,就開始在哪裏打工上班了。

兩年過後……

兩年的努力,兩年多的青春打了水漂,到如今才不過是個打荷的,就連配菜也沒有達到,他很勤快,任勞任怨,不知是什麼原因,後廚裏同事之間的關係總是處不好,偶爾也會出點小問題,人家就小題大做,揪住不放,總會受到辱罵,是因為自己是鄉下來的土包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