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你歸我指揮!”這是匆匆趕到武成王廟的王岩叟見到郭成之後的第一句話。自打陶節夫解了軍器監之圍後,王岩叟就敏感的意識到機會來了。這是個好機會啊!先前自己堅守軍器監已經是為朝廷立了功,如果再能率領軍隊平叛,要是勝利了的話那麼自己這輩子就可以蓋棺定論了喲!
郭成有點不太情願,可也毫無辦法,王岩叟這個老東西樞密直學士的頭銜比自己不知高出了多少。
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第一次直接指揮軍隊意氣風發的王岩叟非常興奮的命人鑿沉了幾艘船作為平台,然後把軍器監運來的三弓床弩架設其上,一通瘋狂的射擊把武成王廟的木樓打成了搖搖欲墜的木篩子…….
王有勝這邊的情況顯然有點不同。他提著刀子帶領著幾千號鄉勇在城牆上一路狂奔,人擋殺人神擋殺神,可是在快到南熏門的時候遇上了大批禁軍。汴京的城牆雖然寬闊可是也不是寬得離譜,禁軍們完全堵死了城牆上的每一寸地方,舉著長矛抵擋著王有勝部的攻擊。王有勝的人不少可是在城牆上根本施展不開。於是雙方就在這段城牆上舉著長矛互捅,第一排捅死了第二排上,其他大部隊就在後麵擠著,反正就是你過不來我也逃不了。
王有勝看看這情況恐怕不太妙,就這麼捅下去且不說浪費時間,就說雙方打起了消耗戰也不是什麼好事,要是把人都這樣拚光了好像有點不妥。一開始王有勝想過下城算了,南熏門不要也罷,反正繞著路走就算遠點一樣去得了龍津橋。可待到王有勝仔細觀察了城下的情況後他又覺得自己這個想法不太可行。靠近南熏門這段城牆後邊居然是五嶽觀。五嶽觀是個道觀,之所以取名五嶽,是因為這裏靠近城牆之處有五座假山,說是假山其實和真山差不多,是利用當年建設汴京城的時候挖出的沙土堆積而成,每個都有十餘丈高,比城牆還高。上麵怪石林立,坡度很陡,想翻越過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不翻過這些假山根本無路通向城內,而假如沿著城牆根前進的話,那麼城上的禁軍隨便一打擊就能把自己的部隊全部消滅。
沒辦法了,現在全擠在這也不可能後退。王有勝鬱悶的下令停止捅人,那邊的禁軍自然也識趣的停下來,雙方把屍體拖走後就這麼大眼瞪小眼的幹耗著。王有勝這人說起來也比較貧,既然都這樣了他決定喊喊話。巧的是對麵禁軍的首領居然也算是王有勝在殿前司的舊識加同鄉。倆人就在城頭上隔著前幾排部隊用家鄉話一通胡掐。從天氣說起直到天下大勢,從殿前司的逸聞趣事侃到家鄉老李頭漂亮的外孫女養的狗。一直侃到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士兵們昏昏欲睡!
“你們是叛軍!沒有前途的,棄暗投明吧!”“你們才是叛軍!現在過來兄弟我幫你說說還能保得榮華富貴!”反正究竟誰才是叛軍,王有勝估摸著是說不清楚了。最後雙方友好協商,各自麵對麵的往後退,王有勝自己去找他的路,禁軍們繼續守他們的南熏門…..
退後了兩裏多的距離,王有勝才下了城。城西南這塊基本上都是各種宗教場所,除了五嶽觀,還有延真觀、奉靈園九成宮、太一宮、佑神觀。反正是把王有勝繞暈了頭,在一堆和尚道士尼姑中折騰了整個下午,快到傍晚的時候終於達到了龍津橋。
還好,王有勝到達的時候,王岩叟帶領著郭成的部隊也正在河麵上順水而下,激烈的戰鬥一觸即發…….
折可適那邊的情況比較特殊,炸垮了衛州門之後,巨大的石塊阻塞了河道,使原先順著五丈河而下的計劃變成了泡影。折可適和王景商量之後決定陸路分兵,王景帶人去衛州門以南的利澤門,幫助種師道;折可適自己帶著突火槍部隊向東突擊。
說起來除了先前的巨石阻河,折可適算得上順利。城北這塊實在是空曠,不但沒有重要場所,連民居也很稀疏,這使得他很快推進到了城東北的五丈河倉庫。出乎他意料的是在倉庫附近沒有遭遇到像樣的抵抗,因為那裏有班直軍營。班直軍營說起來是個很奇怪的組織,他們即受殿前司的管製又受侍衛親軍的管理,是一個雙重領導的軍事機構。雙重領導意味著侍衛親軍和殿前司都有嫡係在這個機構裏把持權利,於是在四天前城內混亂開始之後,班直軍營內部就紛爭不休,分成了敵對的兩派。
折可適到來的時候班直軍營兩方麵正在緊張對峙,當然這種對峙因為折可適的到來而土崩瓦解。支持侍衛親軍的一方立即占據了上風,而支持殿前司的一方則迅速宣布投降!
完全控製了城東北的倉庫要地之後,也已經是傍晚時分。
******
應該說,在這個傍晚,楊翼的大軍全部進城了!而殿前司的禁軍因為完全分散在各處而相互聯絡不便,在城內宣效六軍和街道司的層層幹擾和阻滯下,甚至連消息傳遞都很困難。此時勝負的天平正在向某一方傾斜。
在這個傍晚,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和處境,沒有人知道接下來會有什麼情況發生。楊翼此時正在城西抹兵勵馬,王岩叟準備進攻城南的龍津橋,折可適決心打開城東的道路。鄭雍正在郡王府焦急的等待著最新消息,王敬心想組織實施一次大反擊,太皇太後在皇宮裏等待著時間帶來的結局。
元佑三年七月第一天的這個傍晚,汴京城還處在動蕩之中,或許在黑夜到來之後,這場動蕩將進入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