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婠泣不成聲。
幸好,他還在。
作者有話要說: 2
原諒我。
這個故事,我想了兩個結局,一個給你們,一個留給我自己了。
第171章 六年(完結章)
叫卓北安的男人走了,一如上輩子那般,循著他原本的軌跡,在她二十二歲這一年,溘然而逝。秦婠活過那年秋天,終於走到她和他都沒見過的歲月裏。
那年的冬天,格外漫長,大雪凜冽將兆京掩埋,繁華的都市隻剩下灰白墨,像卓北安屋中單調的顏色。沈澤城還不明白生與死的意思,總會想起卓北安,在秦婠麵前“義父義父”地提,也會頂著對沈浩初嚴厲的眼神問他幾時帶自己去見義父……
有些思念無法宣之於口,隻有孩子,毫無顧忌,替他們說出心底思念。
年關還是過得熱熱鬧鬧,大房與二房間走動得倒比從前更親密些。沈浩文去歲終於考中進士,殿試得名六十五,進了禮部,請沈浩初過去飲酒時,宋氏終於不再如從前那般,腆著臉請沈浩初提攜兄弟,那時,沈浩初已是吏部侍郎兼任內閣輔臣,一路由天子親手提拔,乃天子近臣,京中爭相結交的對象。
段謙已然外放鬆江,小陶氏原還憂心忡忡,但見沈芳華滿麵光華,並無怨氣,那擔憂慢慢消了下去。今年是他外放的第三年,鬆江匪患已平,他政績卓著,回京述職時帶著沈芳華和兩個兒子去沈府拜見了小陶氏,小陶氏樂得嘴也合不攏。夫妻二人雖無錦衣玉食,卻是和和美美,家裏沒有妾室通房,清清淨淨,隻有兒孫笑鬧,沒什麼比這更好的了。
三年過去,三房的兩個姑娘已經出服,沈芳潤的年紀略大了些,秦婠正緊鑼密鼓地替她相看親事,沈芳善差一點才及笄,已出落得婷婷玉立,比其姐還要穩重三分。秦婠忖其氣度,竟是有大誌向與主見的人,問明她的意思後,秦婠將她送去了母親娘家羅氏的學堂裏學些經營之道。
女子從商,自是將禮法拋棄,古往今來也沒幾人,隻是但凡留名者,無不成就一番事業。她既有這樣的誌向,秦婠便成全了她。
羅氏如今已舒舒服服地做狀元的娘,住在皇帝賞給秦望的大宅裏,秦望不耐煩久居京城,天子又正缺能替其考察民情的人,加之早兩年因要處理各省各地的貪腐,便賜了他尚方寶劍,往各地暗訪,一年裏倒有八、九個月是在外頭的,如今內局穩定,他今年冬回京述職,已不打算再外出。羅氏則急著給他張羅婚事,掐指算算秦望年紀不小,可他自己的心思卻不在這上頭,把親娘給愁壞,卻也無可奈何——秦望的人品脾性,能合得上的姑娘,難找。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