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子,比武力值更重要。

*

另外,這章其實被我隱藏了一個女主善良(在我眼裏)的點,她最後對受害者很冷淡,並且強調說隻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救受害者,不是說給受害者聽的,是說給施暴者們聽的。

她是外校的,所以打完就跑沒事,但受害者是校內的,一旦被施暴者以為她是為了幫受害者才揍他們的,那等施暴者恢複過來,找不到她,就必定會向受害者尋仇報複,發泄怒火。

為此,她才故意這麼冷的,她知道必須和受害者劃清關係,才能保護對方,她從一開始到結尾全程都是用“一塊蛋糕錢”來作為理由,而非救人。

本來覺得這麼隱晦一點也沒問題,看出來最好,看不出來也不影響劇情,但看評論發現不太妙,我不忍心年年受誤解。

*

男主看的那本書全名:《披著羊皮的狼:如何與控製型人格相處》,外國臨床心理學家寫的。

也是我的參考資料。

*

改動看似比較大,其實主線沒變,就是快一點進主題,也稍稍修正了主角性格。

*

【高亮!!!】第二章 明天替換,日更,更新時間23:00,其餘時間非更新

第2章

應知在下一個路口與他們分道揚鑣。

易西青是他回國後第一位來訪者,典型的控製型人格,對控製欲有著極為病態的依賴性,也具備該人格的核心特征:隱性——攻擊。

即在性格障礙方麵更為嚴重,也有一定程度的神經症。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易西青目前的隱性攻擊情況在病理學程度上不算嚴重。

不過,或許這個“不嚴重”的結論,也隻是易西青想讓他得出的。畢竟,作為高明的控製者,易西青最擅長印象管理,掩藏自己的真實性格和行為意圖,使用微妙但有效的心理戰術和人際操控策略,不動聲色地控製、誘導他人。

做,他想讓對方做的;想,他暗示對方該想的。

應知甚至懷疑過,易西青交給診所的不是治療費,是教學費——他以自己為實驗體,像海綿一樣飛快汲取心理引導技巧。

譬如,他剛剛打斷他哥哥的那句話,看似莫名其妙,甚至夾雜令局外人會心一笑的少年人癡戀情態,卻是不著痕跡且有效的“轉移”“逃避”策略,引導對話偏離主題。

被嘲笑和挨揍,於易西青而言,比讓他承認自己的感情脫離掌控,對某人一見傾心,更能被接受。

而作為他12歲持續至今的治療師,應知也並不覺得,現在是讓他去勇敢追愛的好時機。

從對方角度來看,十六七歲的女孩,大概率天真無邪、對感情依賴性強,小概率有明顯弱點,這些都意味著小女孩更容易成為操控者手下的受害者。

若對方成長過程中有情感缺失,則更不合適。控製型人格是無法真正尊重和同情他人的弱點,尤其是情感弱點的,他們隻會蔑視和利用。

哪怕從西青角度看,也並不合適。健康的愛情需要平等。控製是錯誤的,也永遠是一時的,他現在會為一見鍾情而焦慮,將來或許會為情根深種而痛苦。

控製欲,對易西青來說,像毒品,短時間能“有效”緩解不安,卻越吸越上癮,不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且戒不掉,隻會加重病情。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