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從何著手(3 / 3)

這樣小的一個盒子裏,好像也藏不了那麼多的小件,莫葉會低估它的能力,憑當世人的思維,也屬正常。

但伍書對於莫葉的觀點,卻很鄭重的做出了言語糾正。雖然他仍然無法讓那另兩個小孔投出超越當世所有絲線韌性的細線,但他言語間確信,他的上司,京都守備軍統領大人厲蓋能夠做到。

對於這種結果,伍書的解釋是,這種盒子正是要用力量控製,但又不是指蠻力。具體為何,伍書沒有解釋得太仔細,隻是說顧忌於盒子太精小,也沒有用重錘蠻橫嚐試過它的極限。

不過,對於盒子內線束的描述,伍書卻說得很仔細。

最常用的那端線孔,彈射力度已能達到七百斤左右,並且不排除其承受力還能在此基礎再往上增加。但更高的重壓未曾試驗過,因為當重力增加至此,小盒子就會發出一種聲響,似乎是臨近極限的預兆。

除了因為有這種近似示警聲音的噪音提醒,令實驗者不敢冒著它被損毀的可能繼續試驗的原因,還由於第二線孔的彈射力度,比第一線孔更為厲害。

隻是由於第二線孔的彈射啟動,要比第一線孔麻煩許多,所以使用頻率沒有第一線孔多。

然而莫葉此時卻看見,伍書竟然啟用了第三線孔——這可是他以前做不到的!

而這是第三線孔第一次在她麵前展現,莫葉除了驚奇,也很好奇,不知道它能呈現怎樣的作用?

第三線孔的能力特點,便是一個“長”字。

當伍書帶著莫葉躍離燈塔頂時,他們如果不想腳下占地,若要借用那小盒子彈射出強韌力的線,作為在空中行走的索道,那麼即便是要攀上最近的一處高點,長度拉伸最少估算,也需要一百一十丈左右。

而莫葉見過伍書使用這盒子在空中行過的最長距離,是那次越過狼牙圍城的時候,城防高約三十丈。

所以,這就是逼得伍書彈射出第三線孔的原因麼?

莫葉隱隱也已意識到,第三線孔能力的真正優勢是什麼了。

她猜得沒錯!

在她有此猜想的同時,她就看見長身躍起的伍書朝不遠一處房頂尖角彈射出手中小盒子的第三線孔,一股幾近無形的線束瞬時間如出鞘劍一樣掠出。很快有聲響傳回,線束一端似乎是刺穿了那處房頂,瓦頂上略起煙塵。

而在伍書身形下墜的時候,他已經將手中的盒子拋向另外一邊,那邊矗立著一棵高而壯的柳樹,柳枝交錯,小盒子外圍即便沒有長爪,也很容易就能纏上去。

小盒子的內部構造,似乎是一旦失去了盒體外的壓力,就會自行收縮線束。

隻見那盒子剛一離開伍書的手,帶著伍書掌間的投擲力飛速纏上那棵柳樹以後,柳樹與房頂之間相隔百多丈的幾近無形的線束,似乎瞬間就收縮繃緊得筆直,還發出了“嗡錚”一聲響,聽來有如彎曲的弓弦推開箭矢後,還原平直時發出的聲音。

其實早在伍書踏足燈塔之前,就已經看準了逃跑路線。連燈塔上每日例行站崗的統領府武衛都被他先商量後暫時退走,他怎麼會不考慮萬一行跡暴露,需要拿出來應對的後招?

當線束繃緊,莫葉就見腳下庭院空地飛速後挪,而頭頂已傳來一種尖銳的摩擦聲。

這聲音帶著輕微的震動感傳入耳中,給人的感覺是一種古怪的難受,仿佛有人拿一簇細針輕輕刺著耳孔深處最柔嫩的那層鼓膜,莫葉微微眯了眯眼,知道那是伍書戴在手上的手套與小盒子裏彈出的那股線束摩擦時發出的聲音。

伍書很快帶著莫葉滑上房頂,莫葉側頭一看,厲蓋的人還站在幾十丈外,他再厲害,隻憑步速,也會受到人的身體結構自然造成的滯納。憑此時雙方的距離,除非有獵豹一縱數丈的速度,不可能追得過來,而從未有人隻憑雙腳就能超過後足遞進、以躍為步的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