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7)、伏劍折劍(2 / 3)

這個問題,之前在觀景台上時,也是由小孫問出口的,但當時隻有他一個人這麼認為,而此時他再次重問這句話,卻是已經得到另外兩個少年的認同與支持。

“雖有質疑……”伏劍終於肯回答這個問題,“但還不至於就要對付她們。”

小孫與小烏都暗暗鬆了口氣。

小淩在沉默了片刻後,忽然說道:“伏劍師叔,我看那穿青衣的,樣子長得與皇帝有點像。”

幾人到了自家的船上,周圍除了汪洋一片,不會再有閑雜目光,小淩將心中疑惑了有一會兒的問題說了出來。

——這家夥還有話沒說!

——原來真正對那幾個少女有殺意的,是小淩!

一旁的小孫與小烏又暗暗倒吸了口氣。

伏劍師叔的眼中流露出新奇神情,這種情態在平時,可是極少會體現在他臉上。他也回想了一下對那個小青衣的印象,隨口問道:“你是指頭發?”

小淩點了點頭,但他還要補充自己的看法:“雖然之前皇帝到鼓台時,因為隔了一小段距離,使我無法完全看清他的臉,但隻一眼,就讓我發現,那穿青衣的人,臉上的輪廓,眼窩、眉骨、鼻骨,都是與皇帝有些微相同的。隻是不能再看仔細了,看第二眼時的這種感覺,反而不如第一眼感覺得明顯。”

待小淩一邊回想著剛才的所見,一邊認真說完這段描述,在座幾人都沉思起來,但很快就聽見少年小孫又是第一個開口,笑著道:“小淩,你不會看走眼了吧?”

這時眸子如冰晶的少年小烏也笑著打趣:“你剛才看著那小青衣,幾乎快目不轉睛了,難道不是對人家有意思?現在說這些話其實隻是為了遮掩?”

“你想說什麼?”小淩目色淡漠,掃向小烏,“我沒那種癖好。”

小烏聞言,麵露無奈狀搖了搖頭,沒有再說話。一旁的小孫則微笑著說道:“小淩,你不會沒看出來吧?那小青衣不過是個假小子。”

小淩不禁一怔。

這時,伏劍拍了拍桌,三個少年立即斂神肅容,就聽他說道:“這叫‘第一眼印象’,你們都要學著點。要觀察一個人的臉,有時候隻有腦中一片空白時,才能一眼看到事物的本體,等到第二眼時,有了第一眼看到的影子作為基礎,這種感知反而不明顯了。”

在座三個少年又陷入了沉默思索之中。

伏劍則看向小淩,又道:“記住你今天的所見,也許以後真能用到。”

能讓伏劍師叔覺著有用的東西,多半與殺人有關,看著小淩點頭認真記下了伏劍師叔的話,小孫和小烏放在桌下膝上的手不禁抖了抖。

伏劍沒有看見這一幕,如果他想看,一定不會看漏,隻是因為他在剛才那句話說完之後,人已經起身出了船篷。

站在船頭,他向著茶棚所在的那個方向沉默看了良久,心中暗道:“不知道我留下的禮物,她們會不會領受呢?”

……

沙岸上,茶鋪老板等了良久,也不見那四個武館弟子回來,他看了一眼桌腿旁靠著的四把黑傘,又看了看圍在炭火盆旁,已經開始在流鼻涕的四個年輕客人,他想了想,還是打消了心中的某個念頭。

盆中炭火漸漸弱了,茶棚外頭的雨,終於也下得小了許多,天上的雲漸漸也薄了,茶鋪老板讓夥計們開始著手收拾東西,隻是他還猶豫著一件事,是自己將那幾把傘帶回,然後找機會送回去,還是就放在原地,等那些人自己回來拿?

他們要真是武館弟子就好了,可自己一時又無法辨準了,回想那個年輕人不太友善的神情,茶鋪老板真正猶豫的問題,是自己要怎麼做才能不得罪人。

就在這時,他看見不遠處駛來一輛馬車,並未行近就停住了,車上走下來一名女子,撐著傘,正是要往茶鋪走來。

天降大雨的沙岸上,除了來回次數更稀疏的巡案兵士,就再沒有什麼人影了,這輛車、這個人的出現,很快引起茶鋪中人的注意。

“是白桃姐姐。”莫葉第一個認出那名撐傘女子,臉上很自然的現出欣喜笑容。

葉府大丫鬟小玉也開口道:“宋宅的人來了。”

小丫在一旁附庸:“我們府上的人怎麼那麼慢?”

葉諾諾沒有說話,但心中已浮現一絲孤獨的感覺。這種情況要是擱在以前,爹爹雖然嚴厲,但他肯定是第一個趕過來接她的人。

然而今天……強烈的反差感,讓葉諾諾心生一種錯覺,仿佛自己是被家人拋棄了的孩子。

宋宅與葉府的來往還不算密切,所以也沒有關注到葉府那邊發生的事,隻是注意到自家的莫葉去了海邊,幾個時辰後,大量京都居民都回城了,還不見她回來,阮洛從金家的海鼎軒回來後,得知這個情況的他有些不放心,便忍不住還是來海邊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