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京商之首的惆悵(2 / 3)

葉諾諾的話似褒亦貶,但老管家並不以為意,他隻覺得葉諾諾還是個孩子,想到什麼便說什麼,也屬正常。

這孩子八成是找累了,老管家想到這裏,便溫和說道:“我家老爺以往待在家裏時,活動的範圍都是比較固定的。可能是今天外頭的事在催他,所以他才會四下走動得這麼急。葉小姐如果覺得走累了,不如先在花廳等候,待老仆叫幾個家丁去找,找著了再來喚您,您覺得這樣可行?”

葉諾諾本欲親自繼續找,但在聽了老管家的建議後,她想了想,也覺得沒有比這個建議最快捷的辦法了,隻好同意,在金家仆人的引領下,去了花廳坐等。

然而剛剛召近幾個家丁正要去找人的老管家很快又回來了,因為家丁在得知老管家要派人找老爺,立即回稟了金老爺剛剛出去了的事,同行的還有早上來訪的那位客人。

得知這個消息,葉諾諾心裏覺得很沮喪,她有些想放棄尋找了。向金家那位帶著她找了很多地方的老管家道過謝,葉諾諾就準備帶著丫鬟離開。

葉諾諾尚不能算一個可以將禮數擺得很周全的人,但她單純的心思卻是表露得很通透。金家的這位老管家侍奉金老爺多年,見慣了商業界的紛繁與狡詐,倒使得他對單純良善之人更容易產生好感。

看出了葉諾諾眼神中的失望,老管家忽然叫了聲“留步”,然後派人動用了金家備用的馬車,要幫人幫到底的送葉諾諾直接去金老板出門要去的地方。

葉諾諾的沮喪頓時消散一空,但她很快又意識到這樣做會不會弄出的動靜太大,給金家帶來麻煩?但她見老管家含笑的臉龐上絲毫沒有勉強而為的神色,他人誠意相幫,不接受反而是失禮了。

葉諾諾連聲道謝,然後與丫鬟一起坐上金家馬車,去往位於城北的虹錦布莊。

……

所謂京商,是指掌握的商業活動不越出京都範疇的本土商人。

現今南昭地域之內,尚無能成領首之勢的大商賈,隻有幾個實力旗鼓相當的中等級商賈世家。而這幾個商道世家,早在多年前便已聯袂一體,組成聯合商會的幾大家族,都不會做出破壞最初契約的事,試圖一家獨大。

在實力上能夠與這個聯合商會較量的,算是隻有商行分布數量縱橫四野的燕家了,但他們家究竟最終會不會歸心南昭,在今時,尚還是未知數。

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中,南昭皇帝力圖發展商業貿易,想憑此作為激活全國經濟活力的一直強效藥,於是在親自主持,撬開了東海海貿大門的同時,還著力先培養出一批京都本土的商人,以帝臨之都作為發展商道的首個嚐試點。

幾年過去,皇帝在這個領域上的辛勤耕耘,所建設出的京商聯盟,雖然獲得的商業界成效還是未能壓過燕家,但在本土上已經算是取得不小的建樹。

領銜京商陣容的不止一個人,但金老板可算是這場皇帝親手著力主持的京商活動中,獲益最大的人。

金老板本名金三六,兒時家境赤貧,一日兩餐還食難飽腹,父母也就沒什麼心情給他好好起名字。有時候人如果窮得太久了,可能真的會熬得連誌向都窮短了,那時候,小金三六的父母似乎就是這樣的人。

但正是因為從小見著父母這個樣子,對什麼事都憊懶怠慢,年少心傲的金三六反而心生一種他的人生要積極的活、要奮鬥得出人頭地的誌向。並且隨著他的成長,這種心念在心中根深蒂固。

不過,不管金三六的父母是因為什麼緣故給他起了這名兒,這個純數字的名字似乎誤打誤撞的預兆了金三六一生與生意上的賬目打交道,以及在三十六歲那年開始發跡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