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不合規矩地將手伸出去,沈還抬高右手,廣袖垂落,遮住了她這不合禮數的動作,左手悄悄在袖下握住了她的手,溫聲問她:“怎麼?不喜歡這安排?”
他送她的東西,其實她好像真的還沒有哪件不喜歡的。審美誌趣相投至此,已屬難得。
她收回手,留下他一人一頭霧水。
迎親隊伍入京,惹得眾人圍觀,聖上跟前的紅人娶一位民間女,本已是一樁茶飯之資,更何況這婚儀聲勢浩大,自然值得一觀。
滿街都是賀喜的討巧話,殷殷聽著仆役廣散吊錢和喜糖的聲音,又聽著眾人一聲高過一聲的道喜,心裏忽然滿滿當當。
她再清楚不過,這份高調不是他的風格,隻是他想補償她,彌補他們並不和美的開端。
但府中的婚儀卻是按她要求來的,低調簡單。
即便如此,京中眾臣也無人敢不來拜賀,甄家自然也在其列。
高堂之位無人不大好,何況沈還本也不是個過於講究虛禮的人,今日高堂之上坐的,正是親自送親而來的張蘊和。
甄家非三房當家,張蘊和當年遠嫁入京,幾乎未曾在各大場合上出現過,除了甄家來客,自然無人知曉母女二人的身份。
張蘊和端坐在高堂,氣質出塵,令人絕不敢輕視了這位能得聖上親自賜婚的新娘子。
甄約瞞了幾個月的事,終於在這一刻再瞞不住,但無一人敢上前生事,隻能五味雜陳地看著新人行禮。
甄玉成立在門外,隔著遠遠看向隔了六年歲月,仍舊與記憶中並無二致的妻,憶起當年遊學到曲慶時的初見,眼角忽地墜了滴淚。
目光滾燙,張蘊和微微側頭避開,臉上始終掛著得體的笑容,未曾直視他一眼。
禮畢,眾人擁著新人入新房,吵吵嚷嚷地鬧了一陣,各自散開。
沈還執著喜秤站至殷殷跟前,殷殷垂眸去看他的皂靴,等著他的動作。
喜帕勾起一角,殷殷抬眼去看他,竟罕見地從他眼中看到了一絲緊張。
他衝她笑了一下,完完全全地揭開喜帕,露出她妝容精致的臉來。
她五官本就明豔,素來甚少這樣盛裝打扮,耳邊的金累絲四合如意鑲珠耳墜在燈下閃著光澤,眉間一點花鈿豔麗得令人挪不開眼。
酒液撞在高浮雕荔枝紋金杯的杯壁上,驚起泠泠聲響。殷殷今晚一直含著笑,接過他遞來的金杯,微微俯身,同他飲下這杯合巹酒。
酒液微苦,心裏卻甜得仿佛沾了蜜。
“好些了?手不怎麼涼了?”
那偏方對他而言還真沒什麼用,還得後來回京,又得楊紹悉心調理了不久,才逐漸好起來,但他昧良心地將這功勞安到了她頭上,“嗯”了一聲:“虧得你那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