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2 / 2)

皇帝的臉上罕有地露出了笑容,又示意宜興郡主坐下,隨即就問道:“那你今天怎麼想起要來見朕了?如果是為了陳瀾,朕已經給她賜了婚,過一陣子也會打發人去楊府頒賜,絕不會讓她將來受苦受窮的。沒有你看著朕,天上的皇後也在看著。你要是還覺得有什麼不夠的,再過幾天不就是她的生辰麼,要什麼隻管說。”

遭了這番打趣,宜興郡主不禁沒好氣地嗔道:“皇上這麼說,那我索性把您的內庫搬空算了,回頭讓惠心和她一人一半,我也不必為她們操心了!阿瀾的生辰是我和我家那口子的事,不勞皇上您再操心了。我今天特地走一趟,是因為近來的事情實在是多了些。”

一說到近來的事情,皇帝的臉色立時陰沉了,半晌才淡淡地問道:“樹欲靜而風不止,這些事情全都紮堆一塊來了,難免讓人難以心安。”

“事情紮堆興許是巧合,但有些事情,皇上恐怕是疏忽了。”見皇帝眉頭一挑,仿佛有些意外,宜興郡主便坐直了身子,一字一句地說,“吳王自縊,知道的人或道是畏罪自殺,亦或是一時想不開,但民間的傳聞卻是為皇上賜死,隻不願意背上殺子的名聲,這才說成是自盡;魯王重病,知道的人說是他自小體弱教養,弱不勝風,但不知道的人卻傳言說是皇上不願坐看羅家以軍功外戚勢大,進而入主東宮,於是虎毒食子;就連昨日處刑前東昌侯金亮,再抄沒他家裏隱沒的幾處產業,也不乏有人說皇上是磨刀霍霍,大力鏟除異己。”

宜興郡主每說一句,皇帝的臉色就陰沉一分,到最後赫然是陰霾重重。眼見得宜興郡主說完了,他才看著這個從小跟著自己長大的堂妹,自己最信賴的家人和心腹,沉聲問道:“九妹應該知道,朕從小便是看著兄弟之間爭鬥過來的,最不願的就是看著骨肉鬩牆!虎毒不食子,外人如何說朕且不管,朕看在皇後的份上甚至願意放過老三,更不用說老八那個孩子!羅家勢大?羅家的勢是朕一手培植出來的,朕若是連把控羅家的本事都沒有,枉為天子!”

“臣妹自然知道。”宜興郡主索性站起身來,稱呼也不知不覺換了,“隻是外頭流言如此,甚至連當初東昌侯兩個女兒遇刺之事,也說成了是皇上主使,再加上剛剛那些流言,足可見有人正不遺餘力地詆毀皇上!想想當初吳王謀逆之事,如今看來也是頗多蹊蹺,那杯毒茶甚至至今都未查到指使,隻處死了幾個有涉的人而已。”

“你是說……”

看到宜興郡主站在那兒輕輕點了點頭,皇帝忍不住眯了眯眼睛:“朕覺得北邊的戰事已經結束,宣府大同的互市弊案也算是查清楚了,再加上大逆的事情告一段落,便想著把錦衣衛的職司重新下放。如今新任緹帥剛上任,果然是難免疏漏!”

生出了深深警惕的皇帝和宜興郡主又商量了一會,卻仍然難以斷定究竟是先頭那些兄弟的餘孽,還是別有用心的逆臣賊子,到最後,宜興郡主隻得百般無奈地接過了這打探和留心的勾當。隻這特地跑一趟畢竟還有些其他的收獲,她臨走的時候,手中又多了一對銜珠鳳釵,心裏尋思正好陳瀾和張惠心一人一支。

想來那個聰明的丫頭希望的就是今次功勞全歸了她這個皇家郡主,她自然不會多說旁的話。還有那個楊進周,專門替那丫頭跑了一趟腿,卻連個臉都沒露。這一對兒還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皇後百日祭之後,京城的達官顯貴陸陸續續都接到了一張韓國公府和陽寧侯府聯名的生辰宴請柬。若單單如此,不少人家興許納罕一陣子也就過去了,可一看內容,一看落款上頭還有宜興郡主的私章,又說是宜興郡主要認幹女兒。一時間,無論他們心裏究竟怎麼猜測怎麼想,一戶戶人家幾乎都命人回複說是到時候必然到場。

相形之下,如今忝掌左軍都督府的陳瑛身為陽寧侯府當家,卻幾乎和這些外人同時得到的消息。他在衙門裏頭還能忍住不動聲色,可是這天回了侯府慶禧居,他卻對著徐夫人大發雷霆,隨即也不管一旁嚇得直打哆嗦的幼子陳汀,摔下門簾就到了羅姨娘的屋子,當著陳汐的麵就直截了當地撂下了一句話。

“羅世子那邊不要再理會了,那個被女人玩得團團轉的家夥將來出息也有限!家裏幾個姊妹都定下了,三丫頭甚至還巴結上了宜興郡主,汐兒的事也不能再拖下去。我看中了三戶人家,你再打聽打聽,月底之前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