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隻道淑媛好,堪與帝王家(2 / 2)

她說著就從手上解下一個手鐲,不待陳瀾出口謝絕就硬塞在了手中,這才說道:“這隻玉鐲子是之前皇後娘娘賜給我的,如今轉贈了給你。放心,不是什麼太過名貴的東西,隻是沾著上用內造的名頭,皇後娘娘剛剛也是知道的。”

盡管武賢妃的聲音被楊芊誦念大悲咒的聲音蓋去了大半,但她給陳瀾東西的動作卻是滿屋子的人都看在眼裏,當下眾人自是臉色各異。陳瀾本想再拒絕,誰料一旁的宜興郡主也勸說她收下,而且剛剛被張惠心帶到一邊的周王竟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回轉了來。

“娘娘給妹妹什麼好東西?”周王扒在武賢妃的椅子後頭張望了一眼,隨即就喜笑顏開道,“原來是手上的手環。手環不好,戴著硌手,不如這個。”

看到周王說話間已經是從錦衣裏頭翻出來一個貼身戴著的沉甸甸的金項圈,張惠心不禁撲哧一笑,上前在母親旁邊蹭著坐下,又衝著周王嗔道:“寶寶哥哥當初不是還嫌項圈沉嗎,怎麼現在又覺得它比鐲子好了?”

“娘娘說,這個好,要是遇到事情,可以換到好多好多錢!”

這時候,看到人高馬大卻一臉孩子氣的周王比劃了一個好多好多錢的手勢,陳瀾終於忍不住笑了。不止是她,這屋子裏的宮女太監好些都是忍俊不禁的表情,金家姊妹兩個更是一時樂出聲來,就連陳汐亦是清冷不再,掩口笑了起來。侍立在彌勒榻旁邊的葉尚儀見起初沒注意的皇後朝左麵望了過去,忙在她耳邊嘀咕了一句,逗得皇後亦是莞爾。唯有楊芊最尷尬,愣在那裏不知道是該誦念好,還是該停下好,臉上一時漲紅了。

“好好的大悲咒被你這麼一攪和,竟是念不下去了!”皇後雖說信佛,但這會兒也再沒了聽人念佛經的興頭,搖搖頭後雙掌合十念了兩句,便對楊芊點點頭說,“好孩子,聽說你一直去樂太妃那兒,下回進宮的時候來誦念吧,免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人打斷。”說完這話,見楊芊慌忙起身答應,她便略一頷首,隨即對周王招手道,“寶寶,快過來!”

周王看到皇後招手,趕緊一溜小跑過來,到了彌勒榻前便乖乖地跪在了腳踏上。等到皇後輕輕用手摩挲著他的腦袋,他就露出了舒坦的表情,甚至主動把頭湊上去拱了兩下,若不是他已經不是一個幾歲大的小孩子,而是擁有成年人的塊頭,那模樣瞧著還有些溫馨,可此時卻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感,可皇後的臉上卻露出了更溫柔的表情。

“虧得賢妃,這些年把你照料得那麼好……”皇後輕輕歎了一聲,隨即便抬起頭看著站起身過來的武賢妃道,“雖說季氏也很穩妥,可泰堪畢竟是皇家骨血,總不能一直不冊正妃吧?今天這些姑娘都很好,你要是喜歡,不妨挑一個回去做媳婦。別的我不敢說,像她們這般肯在那些小玩意上頭用心的,足可見心中良善。”

陳瀾聽得這番話,隻是微微一驚,見周王渾然不覺,仍是靠在皇後身邊,便定下心來四下裏掃了一眼。果然,皇後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分量太重,陳汐原本就白的臉上已經是絲毫沒了血色,金家兩姊妹似乎是有些坐不住了,而之前最是出挑的楊芊則是神經質地攥著手中的一塊手絹。麵對這眾生眾相,她的目光不禁落在了自己剛剛上手的那個鐲子上。

平心而論,比起陳衍曾經提到過的那三位成年皇子,周王其實並不是什麼壞選擇。畢竟,武賢妃應當是容易相處的人。隻是,平心而論是一回事,心甘情願卻是另一回事。而且,她怎麼聽都覺得,皇後這番話竟有一種有意說給她們聽的感覺。

“皇後娘娘,妾從前就說過,泰堪這心智未開,要的是能夠真心情願伺候他一輩子陪著他玩鬧的人,再耽誤了……”

武賢妃的話還沒說完,外間門簾一動,一個宮女匆匆走了進來,到彌勒榻前屈膝行禮道:“皇後娘娘,吳王荊王淮王三位殿下來給您賀壽了,正巧在坤寧門見著了晉王晉王妃,就一塊來了。”

一時間,東暖閣中眾人神色各異。皇後卻是在人攙扶下坐直了下地,和顏悅色地說:“你們難得來一回,先別那麼快回去,在這兒再坐一會兒。賢妃,七妹妹,你們陪著我出去,咱們在外頭見見他們兄弟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