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狹義農業:
指農業生產業,即種植業和養殖業。
2. 中義農業:
指農業產業,包括種植業、養殖業、農業工業、農產品加工工業、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的商業。
3. 廣義農業:
指大農業,即農業產業再加上為農業服務的其他部門,如農業行政管理、農業科研、農業教育、農村建設、農業金融等。
4. 白色農業:
白色農業也稱微生物農業。是利用微生物進行工廠化生產,要求生產環境清潔,生產過程中沒有環境汙染,工作人員穿白色服裝,故稱之為白色農業。
5.狹義的水資源:
是指大陸上由大氣降水補給的各種地表淡水和地下淡水的動態水量。
6.土壤資源:
土壤資源是指具有農、林、牧業生產性能的土壤類型的總稱。
7.農業環境:
農業環境是以農業生物為主體,包括圍繞主體的一切客觀物質條件以及社會條件的總和。
8.生物學放大作用:
是指有毒物質沿食物鏈各營養級傳遞時,在生物體內的殘留濃度不斷升高,愈是上麵的營養級,生物體內的有毒物質的殘留濃度愈高的現象。
9.農業資源:
農業資源是指人們從事農業生產或農業經濟活動中可以利用的各種資源,包括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社會資源。
10.農業自然資源:
農業自然資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為農業生產服務的物質、能量和環境條件的總稱。
11.土地資源:
對人類當前和將來有用的土地稱為土地資源。
12.生物資源:
生物資源包括森林、灌叢、草場等所構成的植被、水生生物係統和野生動物等。
13.草地資源:
草地資源是指草地植被的群落類型及其生產力。
14.水產資源:
水產資源是指水域中蘊藏的各種經濟動植物的種類及數量。
15.作物布局:
是指一個地區或生產單位作物結構與配置的總稱。
16. 複種指數:
是全年總播種麵積占耕地麵積的百分比。
17. 收獲指數(經濟係數):
經濟產量占生物產量的比例,反映生物產量轉化為經濟產量的效率的高低。
18. 間作:
在同一田地上於同一生長期內,分行或分帶相間種植兩種或兩種以上作物的種植方式。
19.輪作:
在同一塊田地上有順序地輪換種植不同作物的種植方式。
20.產業關聯
是指產業間以各種投入品和產出品為連接紐帶的技術經濟聯係。
21.農業公共服務組織
是指不以盈利為目的,提供各種公益性農業服務的組織機構。
22.農業組織
是指為了實現一定的經濟目標而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或群體。
23.農村產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