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渝國地處中原腹地,南麵是莽莽蒼蒼的群山,東麵是波瀾壯闊的大海,西麵是一望無際的平原。
大渝國由初代皇帝楚瑄一手創立,建國三十六年,如今已經傳位至第三代皇帝楚雲桓之手。
憑借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近年來一直風調雨順。
楚雲桓上位之時,剛過而立之年。這位年紀輕輕的帝王,在丞相楊知遠的輔佐下,頒布了一道又一道新政,逐步減輕了百姓的賦稅,不斷提高青年參軍入伍的待遇,鼓勵寒門學子積極入仕······
楚雲桓在位九年,宵衣旰食,勵精圖治。大渝國力空前強盛,物阜民豐,百姓安居樂業。
農耕時代,最值錢的不是金銀財帛,不是珠寶玉器,而是土地,良田千頃,可抵萬金。
大渝國北鄰大梁國,大梁國多山少水,土地資源相對匱乏。大梁雖然國力不敵大渝,但是權力握久了,總是會讓野心膨脹的。
大梁曆代掌權者無一不是虎視眈眈,都對大渝這片中原土地覬覦已久。數十年間,大梁頻繁來犯,兩國邊境紛爭不斷。
直到大渝第三任皇帝楚雲桓登基,繼位當年就不惜花費重金,厲兵秣馬,一舉發兵,全力進攻大梁,其勢不可擋。
戰爭持續了兩個月,大梁軍隊節節敗退,青林城和雲水城相繼被大渝攻占。大梁軍隊士氣大減,不得不派使臣前來求和。
大梁願意奉上被攻陷的青林城和雲水城兩座城池,並遣大梁昭平公主入大渝和親。
兩國簽訂了停戰協議,戰事暫時告一段落。
在此後長達九年的時間裏,兩國之間秋毫無犯,邊境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太平。漸漸地,兩國邊境的百姓,還能在戍邊將士的監控範圍內,進行簡單的貿易往來。
兩國心照不宣,哪一方都不敢放鬆邊防事務。因為彼此都知道,這樣的太平隻是暫時的,短則幾年,多則幾十年,勢必會再起紛爭。隻要有利益的驅動,就避免不了掠奪和戰爭。
九年後,大梁國君病逝。新任國君蠢蠢欲動,悄悄調集五萬兵馬,奇襲大渝國,攻其不備,意圖奪回丟失的兩座城池。
邊境維持了九年的太平,就這樣在一夕之間,被戰爭無情地打破了。
大梁軍隊派兵五千佯攻雲水城,其餘兵馬則是迅速往青林城進發。
雲水城地處平原,容易攻取,但是防守難度卻很大,不像青林城,背靠群山,易守難攻。
攻打雲水城一日之後,大梁迅速撤兵,將全部兵力轉移到了青林城下。
青林城駐軍總指揮何兆元,被大梁皇室重金收買,率領兩萬守城軍叛變了!
大梁士兵未傷一兵一卒,大搖大擺地進了青林城。
大渝戍邊將領楊謹,是當朝丞相楊知遠的次子。楊謹派副將蕭晏率領五萬精兵,趁著大梁軍隊還未站穩腳跟,強攻青林城。
青林城內原本就有兩萬大渝士兵駐守,加上剛剛進城的五萬大梁士兵,這場戰役的難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