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都是錢惹的禍(1 / 3)

颶風肆虐,洪水滔天!

邦科院發生了一起嚴重的群體鬥毆事件。

一方是空氣動力研究團隊,一方是新能源開發機構,雙方各施手段,搖人助戰。

這一戰打的驚天動地。

先後動用了濃硫酸,石灰,越野摩托車隊,大型卡車群,氣動氣槍,炮仗,風洞試驗相關的大型設備,引雷實驗中特製的火箭等高科技手段。

威力級別從低到高,危險係數呈指數型上升,越打越上頭。

到最後更是直接釀成天災人禍。

事後調查,涉事者數目高達三百有餘,沒一人學位低於碩士,其中擔任科研組長級別的人物就有四十位之多,邦聯科學院的半數精銳都在這裏。

而事件的起因,居然是財務部錯發研究經費,把原定給空動團隊的巨款,給了新能源,導致雙方大打出手。

過程無比精彩。

先是空動團隊主動上門討要,不給錢就潑硫酸。

新能源方不甘示弱,用石灰回敬,又派出摩托車隊,持電棍和防爆盾牌等器械攻擊對方。

空動團隊則調來卡車出戰,用自家研發的氣動氣槍展開遠程射擊,打的新能源節節敗退。

新能源沒有遠程武器,這邊的負責人就把財務批的經費全部用掉,盤下來兩座鞭炮廠,讓成員拿炮仗炸人。

氣槍的威力終究不如火藥,空動團隊被打回老巢,轉為防守。

新能源方趁機進攻對方的基地,投擲炸藥開路。

空動團隊打開風洞試驗用的大型設備應對。

風洞試驗,多數用於模擬航空器材在高空中的飛行狀況,其產生的亞音速級別風力,可以輕鬆將汽車吹翻,狂風一吹,直接把炸藥擋回去。

新能源見招拆招,對方用風,他們就用雷。

有專門用於雷電研究的特製火箭,從地麵發射,帶一根導電長線升入高空,繼而引發落雷。

雖然觸發概率不高,但多試幾次總有成功的時候。

一發落雷下來就能劈炸了風洞。

空動團隊緊急給基地安裝插地式避雷針,用避雷針吸收部分傷害。

但雷電之力非比尋常,這樣做仍不保險。團隊負責人召開臨時會議,邀各個領域的專家商議對策。

眾人商討後認為,新能源方以雷破風實屬高招,這已經超出人力的範疇,想要壓他一頭,隻能借用天時和地利。

在氣象大佬的提議下,他們選擇利用近日即將出現的暴風,以擾亂氣流的方式來改變其軌跡。

空氣動力研究了這麼多年,終究是沒有白費苦功,這種事情居然也能辦成。

經過他們的引導,暴風轉向侵入邦科院內部,威力一路飆升,慢慢升為恐怖級別的颶風,範圍廣,傷害足,所過之處摧枯拉朽。

相比之下,落雷產生的威力就不夠瞧。

由於空動團隊本身就是搞氣流研究的,基地修建時采用了特殊設計,整個基地抗風耐造。

颶風從空動基地上碾過去,基地安然無恙,風繼續朝著新能源的核心機構靠近。

此招一出,空動團隊皆以為勝券在握。

哪知事情還有反轉。

新能源的眾人也在開會,成員們討論後,覺得除了跑路和投降,別無他法。

但負責人另有高招。他認為,對方借用氣象之威進攻,這屬於天災,可用人禍抵擋。

邦科院臨海並不遠,而空動基地的形態抗風不抗洪,可炸了水壩,掘開大堤,引洪水衝擊對方老巢。

洪水對上颶風,誰勝誰敗,尚未可知,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

眾人精神大振,邀相關領域的專家助陣,提前準備遊艇、潛水服等器具。等洪水一到,順勢乘水進攻。

空動團隊這邊措不及防,一片慌亂。好在自家老大足夠給力,親自套著救生圈指揮成員們迎敵。

雙方叫殺連天,死戰不退。

鑒於事態嚴重,邦科院將情形上報領導,請求緊急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