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力挽狂瀾(1 / 2)

因為太平軍屢次對金兵進行突襲和劫掠,雖未對金兵造成多大的損失,但顧忌到背後的這個釘子也大大降低了他們南下的速度。

於是金朝選擇這年秋天,正是膘肥體壯的時候,集合一萬騎兵往太平軍襲來。

這邊楊進收到金兵來襲的消息倒也不怎麼驚慌,雖說之前沒有和大規模金兵交手過,但自己現在手上有十萬人,而對麵是一萬人,十個打一個他還是有信心的。

可是打仗畢竟不是打架,不是人多就能贏,何況對麵還是一萬騎兵,所謂“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兩軍對峙於洛陽的一處平原,楊進將軍隊分為左、中、右三部,他據中軍後方,由近衛軍拱衛,保證其安全。

擂鼓過後,對麵金兵騎兵向左路軍衝將過來,左路軍急忙與之對抗,一時間刀光劍影,殺聲一片。

剛開始天平軍還能憑借人數的優勢稍稍抵抗,但沒過多久,金兵騎兵的衝擊優勢和農民軍的薄弱戰鬥力就體現出來了,在金兵騎兵不停的穿插後,左路軍漸漸抵擋不住,有潰敗之勢。

楊進站在後方看的一清二楚,才明白有些後悔,沒想到金兵的戰鬥力如此強大,早知道就龜縮寨內防守好了,騎兵再厲害也不適合攻城,當下急忙往左路調遣部隊,期望借人數優勢抵擋住。

那左路軍指揮使比楊進還膽戰心驚,楊進畢竟還隻是在後方督戰,隻有真刀實槍和金兵對戰過,才知道金兵的可怕,他知道今日一戰如再繼續下去,比凶多吉少,越想越後怕,當下不及多想就撒腿逃跑。

士兵看領導都跑了,哪裏還有心思打仗,立馬跟著領導一起跑,這樣一來,整個左路軍已成潰敗。

楊進在後方看到左路軍潰敗,暴跳如雷,知道這樣下去中路和右路軍也不能支持多久,當下就有想撤退之意,但是他也知道這一撤退,自己命是保下來,但這一仗是徹底敗了。到時候一撤退,憑金騎兵的機動性,殺逃跑的步兵就像割稻子一樣簡單,多年的心血也就毀了,不甘心呐。

不僅是他想撤退,旁邊的人也是這樣想,近衛軍首領張安國看到形勢不對,也知道這一仗敗的無可挽回,急忙向楊進道:“主公,左路軍潰敗,中路軍和右路軍也支持不了多久了,再不撤退就全沒了。”

楊進本就想撤退,看見有人提議,撤退之意更甚。

正當他準備宣布撤退時,一個聲音突然道:“主公,萬萬不可,金兵都是騎兵,我軍多是步兵,一撤退則如待宰之羔羊。”

說話之人一襲白衣盔甲,正是行簡。

張安國聽後怒道:“此時撤退還有希望,再不撤退就要全軍覆沒了,望主公盡快下命令”。

行簡道:“主公,我有一個辦法,或許還有希望。金兵不過萬餘人,但我們依然打不過,因為他們都能騎善射,而我軍多是步兵,隻能防守。但我們還有八百近衛軍,也是能騎善射的,不比金兵差多少。我建議將四百人善射的調到兩側山丘上,居高臨下射擊金兵,穩住陣腳。主公,你看,金兵大帳周邊隻有幾十騎,定是小瞧我軍無騎兵,我願意領二百騎兵的繞道直衝金兵大帳,如順利的話此戰定能轉危為安。”

“主公,不可,近衛軍是我軍的精銳,曆來是保護主公的安全,如被調走,則主公安全怎麼辦?”張安國答道。

楊進沉思良久道:“梅都頭之言雖然有些冒險,但也是唯一的希望,如撤退隻怕我軍將傷亡殆盡。好,就依梅都頭之言,張安國,你率四百弓箭手分別到兩側山丘上射擊金兵;梅行簡,帶兩百騎兵去襲擊金兵大帳。”

眾將領命後,張安國和義端各帶著二百弓箭手到左、右兩側山丘射擊金兵,這一去立刻改變了局部的形勢,不少金兵都被射中。金兵發現後,也立刻策馬到兩側山丘準備擊殺弓箭手,但因大批金兵都被限於陣中,衝上去的都是幾十人的小部隊,還未衝到弓箭手身邊就被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