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故鄉,迄今為止,我還未發掘到有哪個詞能比“傳說”這兩個字來得更貼切,更深刻。最近網上有一部電影叫《傳說中的故鄉》,懷著好奇,我欣賞了一下,可結果卻讓人大失所望。影片名字雖然優美,可內容講述的卻是一個讓人感覺有點不知所雲的懸疑恐怖故事,直到看完,我才算勉強把故事弄明白,中間除了被一些恐怖鏡頭嚇到外,我實在找不出這個故事本身與傳說中的故鄉有什麼關聯。可能是我看得還不夠透徹,未能完全領悟到導演想要表達給我們的意思,亦有可能我還未到能夠領悟這部影片的境界。
再說回我,我之所以稱故鄉為傳說中的,其原因如下:
其一,無情的時間帶給了我們成長,同時也帶走了我們的歲月,不管今天發生了什麼,隻要明天天一亮,它都將成為永遠的過去,永遠也無法回頭,所以我們那些成長的歲月也將在N年之後,融入曆史的長河,隻能在不知何年何月的以後,當遭遇到了對的心情,對的情境的時候才會在我們腦海中重新出現。
其二,我們在變,時代在變,社會也在變,以前的種種隨著時間的推移,早已不複存在。去年回家,我發現,我們小時候的那片片蔬菜樂園已荒廢大半,還有印了我們無數腳丫子的那條鄉村公路也抒寫著寂寞的音符。三米多寬的路如今隻剩下不到一米的路麵,其它的地方都長滿了雜草。我記憶中的那條路是很少長草的,記得有一年我家養了兩隻小鵝,每天我還得把它們在那條路上趕出好遠才能把它們喂飽。哎,可能是現在的人綠化意識強了吧,把綠化帶都傳到家裏去了。而變化最大的是,矗立我家以前那片老土屋的土地現在都矗立上了別人家的平房!祖屋都已變遷,故鄉還能不追溯到那遙遠的記憶深處去嗎?
遙遠中的遙遠,即是傳說。
傳說中的故鄉,那山,那麼綠,那水,那麼清,那人,那麼親,那事,那麼真。
一個畫麵,溫和的陽光灑滿大地,櫻桃樹下,老人們攤著棋盤,展開一局又一局的撕殺,大人們在旁邊觀棋而語,丟棄了君子的頭銜,孩子們圍在周邊,嘻笑著,玩著一個又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遊戲。偶爾,微風吹過,吹落片片櫻花瓣,白白的一片又一片,像冬天裏的雪花,此時,孩子們會笑著攤開手,比賽落在誰手心的花瓣多。
又一個畫麵,炎炎烈日下,密密的玉米地裏,老人們肩搭著汗巾,嘴角帶著微笑,像對待自己心愛的物件一樣,小心的撕出一個又一個的玉米棒子,丟進大籮筐裏,大人們忙忙碌碌,在地裏來來回回,一擔又一擔地把這些玉米棒子挑回家,孩子們背著屬於自己的小背簍,嘟著小嘴,嘴裏嘀咕著,極不情願地把一個又一個玉米棒子丟進身後的背簍裏。偶爾,地裏會傳來大人責備孩子的聲音,那一定是孩子把玉米丟得滿地都是...
傳說中的故鄉,不知還有多少個像這樣溫馨的畫麵,它們是那麼友好的溫暖著我的童年,滋潤著我的成長,我的故鄉,比傳說中的還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