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還不起來啊?這都幾點了?”

劉存康朦朧中聽見母親開門的抱怨聲掀開蒙著頭的被子睡眼惺忪的抬頭看了眼早已大亮的窗戶。

“才幾點啊,媽?”

由於剛睡醒他的聲音還透露著沙啞。

“都快七點了,現在是夏天,天五點多就亮了,你去外麵看看早就有人開始下地幹活了,就你還在這兒躺著呢……”

母親張翠霞因常年風吹日曬幹農活,平時也不像城裏人那麼注重保養,在他的記憶裏好像母親用的化妝品就沒超過三十塊錢,很多時候都是什麼都不用。

忙碌的生活與照顧家庭的重擔早已將她變成一個煙火氣息濃重的家庭婦女,牆上照片中那個亭亭玉立二十歲出頭的女子與現在站在門口的人好像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一點兒當年妙齡女子的影子也找不到了。

才五十出頭的臉上已長滿了皺紋,看上去比實際年齡還要老上不知多少。

母親的嘮叨聲像是打開就關不上的水龍頭,每天都會源源不斷的充斥著他的耳朵,從有記憶開始母親的嘮叨聲便充斥著他的整個生活。

母親邊說著邊進來隨手幫他收拾著亂糟糟的桌子,以及掉在地上的衣服,母親愛操心的毛病也依舊沒改,這是他從小看到大的,早已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

“自從你大學畢業以後,本想讓你回來好好照顧小店的生意,我和你爸也能輕鬆些……看你現在的樣子,我們倆是指望不上你了。”

母親收拾完以後又頗有些無奈的看了一眼賴在床上的兒子,慢悠悠的走了出去。

雖然習慣了母親每天的嘮叨聲,但是自從劉存康一年前答應父母回到家裏沒過多久母親的嘮叨有一種有增無減的趨勢。

他想也許是母親的年齡大了,人一上了年紀難免更愛碎碎念一些,有時候他也會反駁幾句,但日子長了他反而不再回應了,畢竟有些話母親說的是有道理的,自己確實幫不上自家店裏的生意。

這裏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農村小鎮,小鎮的名字也很普通叫龍魚鎮,雖然名字叫龍魚鎮但是這裏卻每年都會遭遇幹旱一段時間,別說是龍連活魚他從小到大也沒見過幾次。

這裏地處中國北方內陸地區,離海邊隔著十萬八千裏,再加上小鎮周圍被連綿不絕的山環繞著,所以雨水相對要少很多。

村民們大都以種莊稼為生,不過因為雨水少的緣故,種在地裏的莊稼長得好不好全都是老天爺說的算,要是趕上哪年下的雨水多一些,到了秋天糧食的收成自然就會好一些,要是遇上幹旱的年頭,那就無法預料了。

雖然大家的生活算不上多麼富裕,但是這裏民風淳樸,鄰裏和睦,大家都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也算樂在其中。

劉存康家住在村子裏接近中央的位置,是一個有點像北京四合院的院子,但是並沒有那麼規整,在最前麵的房子裏有一間小商店,村裏的人都習慣稱呼為小賣部,基本上就是賣一些油鹽醬醋日常生活用品以及一些小孩兒喜歡吃的各種小零食。

一年前劉存康從白子城大學畢業以後,就被父母召回了家裏,說是讓他幫忙照看小店,其實他心裏明白父母隻是不想讓他走得太遠,畢竟他是家裏的獨生子,但又找不到什麼充足的理由把唯一的兒子留在身邊,雖然讓他回來幫忙看店這個理由也不是什麼正經的理由。

劉存康還是聽從了父母的安排回到了村裏,每天到店裏幫忙賣賣貨,一開始的時候他還挺熱情高漲的,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每天如流水賬般的生活頓時讓他覺得索然無味,畢竟這種日子昨天跟今天一樣,今天跟明天依然一樣,對他來說這猶如複製粘貼般的生活簡直無聊透頂了。

一兩個月可能還可以熬過去,但是一想到可能後半輩子都在過這樣的日子,那還不如一刀殺了他來的痛快。

他想回到城市裏去找一份新工作來做,但又不好在父母麵前提起,隻得每天忍受著這樣的日子繼續無精打采的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