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丁洪亮仔細的聽取了蘇心蘭的建議,最後心滿意足的離開了石塘村。

又過了幾天,沒等來縣裏的丁洪亮,村裏人又開始忙碌起來。

春耕開始了。

蘇心蘭等人被分到了種花生的活計。

其他人有的分到了插秧,有的分到了種植紅薯,有的也是種植大豆。

東北地廣人稀,又遍布黑土地,隻要開了荒,甭管種點什麼都能有收成。

秧苗和紅薯苗是村子裏早早就培育好的,一切都很方便。

江誠被分到的活計是種紅薯,對男的來說不算是特別重的活。

蘇心蘭被分到和年素素一組,他們這一組就兩個人,蘇心蘭負責拿鎬頭挖小坑,年素素負責撒花生種子,當然還負責填土。

兩個人都是老搭檔的,幹活非常默契,跟別的組比起來,也沒有落後多少。

不知道是不是心態變了,蘇心蘭和年素素竟然有誌一同的選擇不再那麼使命的賣力氣,一天能掙個滿工分就跟滿足。

江誠那邊以前幾乎沒有幹過什麼活計,剛開始有些陌生,不過他和王文傑分到了一組,作為知青院的負責人,王文傑倒是一個很有責任心的人,很有耐心的教了江誠該怎麼做。

江誠本人也很聰明,凡事一點就明白,因此很快就上了手。

一整天下來他,他竟然也拿了人生當中的第一次滿工分。

整個春耕持續了一個月的時間,才算徹底結束。

蘇心蘭和江誠明顯的變憔悴了不少。

丁洪亮走後的第二天,蘇心蘭又和江誠去了鎮上供銷社買了春裝,順帶買了廚房的各種調味料。

當然最重要的豬肉羊肉都沒有少。

夥食有保證,也就是平日裏累點,其他倒還好。

春耕完了,也不意味著人們可以歇歇。

村裏人開始把房前屋後的自留地全部種滿各種蔬菜,蘇心蘭也不例外。

拉著江誠把小院的自留地給用鐵鍬鬆了一遍,種上了一些日常經常吃的土豆,菠菜,油麥菜豆角,黃瓜等等。

丁洪亮再次出現在石塘村,是帶著鎮長一起來的。

不光帶來了縣長的意思,還帶來了具體實施計劃書。

“李隊長,到時候所有的事宜就由你和蘇心蘭同誌安排,鎮上會全力配合。

這裏有批條,你可以拿著去準備建廠所需的東西。

至於工廠選址,也由你們來定。”丁洪亮把事情交代清楚,就離開了石塘村,他還要去跑下一個項目。

李大河如今可是意氣風發,就連他那隱隱可見的亮腦門,看起來也順眼了許多。

他現在手裏有錢,有人,打算趁著沒到夏收,趕快把廠房建起來。

蘇心蘭沒辦法給李大河什麼建設性的意見,最後還是爭取了鎮長的一些建議,把廠房的圖紙給定下來。

至於廠房,李大河打算就建在距離石塘村不遠處的一大片空地上,那片空地上都是石頭瓦楞,還需要清理。

至於這些累人的活計,李大河直接安排給了村裏的男人們。

幹滿一天,給算一天滿工分。

當然,建廠房也離不開村裏的男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