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棄文從武(1 / 2)

夜幕降臨,君子營中的燈火依稀可見,趙銘靜坐於自己簡陋的床鋪上,心中波濤洶湧。窗外的月光透過薄霧,投射在他蒼白的麵龐上,顯得格外淒涼。他的思緒飄回到那個無戰火的時代,當書籍和筆墨是他的世界,當夢想和希望還明晰可見。然而,現實的殘酷已經將那一切打破,他的家園不複存在,一切美好的回憶都化為了灰燼。趙銘輕輕地搖頭,驅散心頭的陰霾。他站起身來,決心開始改變。他知道,要在這個亂世中存活下去,僅憑書本上的知識是不夠的。他需要變得更強,不能再想讓生活回到從前。

在無人注意的深夜,趙銘悄悄走到營帳的偏僻角落。他開始進行簡單的吐納,並開始習練武藝。他在白天處理軍中文書的時候,特別留意了一些強身健體的方法,並將他們偷偷記下,晚上又趁著看守君子營的軍士在帳外休息,偷偷練習,雖然現在他的動作笨拙而生疏,但他的決心卻堅定如鐵。

趙銘的行動雖是暗中進行,但他的確仿佛獲得了新生。在神朝,普通百姓的生活軌跡大多早已被命運所鑄定。在這個等級森嚴的社會裏,成為像趙銘這樣的書生,被視為平民追求更高階層的理想道路。然而,趙銘明白,這些所謂的理想,在現實的殘酷麵前,往往顯得無力而蒼白。

神朝社會,尊崇武藝與文學,但對於普通人而言,真正能觸及到的,大多是文學的領域。那些傳說中的修道之路,如同天邊的星星,遙不可及。那是貴族和少數天賦異稟之人的專屬,普通人隻能在塵世中仰望。即便是趙銘這樣的書生,也隻能在書本上略窺其門徑。傳說中,建立神朝的開國皇帝,就是傳說中的修道之人,趙銘不止一次在曾經讀過的《四書五經》中看到,開國皇帝李神通以天地威能結束了人族的黑暗時代,開創了神朝。但是對於什麼是天地威能,趙銘沒有見識過,也沒有感受到,更多的時候,他隻是把這個當作神話故事。

當讀書之路對於一個普通人不順利時,經商成為另一條普通人改變命運的途徑。商賈之路雖然艱辛,但卻能提供一絲突破階級束縛的機會。然而,趙銘知道,在這個充滿了戰亂和動蕩的年代,即便是經商也充滿了變數和危機。往往自己辛苦經營的結果會被官軍和叛軍洗劫一空,神朝現在已經是腐朽當道,有識之士少之又少。常言道:匪過如梳,兵過如篩。

至於從軍,則被視為一種無奈之選,特別是在這個亂世之中。那些無法在學業或經商中尋得出路的人,往往最終選擇加入軍隊混一口飯吃,成為一名普通的士兵。在戰場上,生死由命,榮辱不由己,這是許多普通人無法更改的命運。

趙銘在君子營中,日複一日地苦練武藝,心中始終堅持著一線希望。他知道,無論文武,對於他來說,都是亂世謀生的工具,都是改變命運的途徑。他不願意屈服於這個世界的不公,不願永遠活在別人的陰影之下。他渴望力量,渴望自由,渴望有一天能夠掌握自己命運的軌跡。

在君子營的生活很快過去了一個月,趙銘每晚都利用空閑時間練習吐納,鍛煉武藝,他漸漸感受到了身體的變化,雖微小,但卻是實實在在的改變。在這個過程中,趙銘從軍中的文書交流中能感到,這支官軍即將啟程平叛。在軍營這一個多月時間裏,趙銘漸漸了解到這支軍隊的一些背景,包括人數,以及統帥是一位仍然效忠神朝的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