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脫隊危機(1 / 1)

早上,天還朦朦朧朧的時候,多吉次旦撩開帳篷,從裏麵向外看去。

主帳篷的裏也有了動靜,陳清漪一把掀開簾子,就撞入了多吉次旦那深灰的眼眸中。又是莫名的心悸——

陳清漪很快就回過神來,笑著向多吉次旦“康桑,這麼早起了,你先洗漱吧,我去準備點早餐。”

(康桑:藏族之間打招呼的問候語,常做早上好。)

“陳隊,早啊!”在陳清漪準備早餐的間歇,隊裏的成員也陸陸續續都醒了,檢查著今天的裝備行囊。

“早,你們趕緊收拾好就過來吃早飯,我去把昨天的樣品和資料規整一下。”

陳清漪來到存放樣品和資料的帳篷,進行清點和規放。

在收納昨天的紅景天資料時,一張紅景天的簡筆畫映入眼簾。

細長嫩綠的枝葉簇擁著由一片片肥厚纖長的嫣紅色花瓣緊密結合而成的花骨朵。

在花骨朵的斜上方,一隻蝴蝶顫顫巍巍地輕觸嬌嫩的花蕊,華麗的翅膀使人分不清到底是花比蝶嬌,亦或是蝶比花嬌。

陳清漪被蝴蝶翅膀上的幾個小字吸引了視線,定睛一看,陳清漪心中大震,蝴蝶的翅膀上緊密寫著“巴鬆措”三個字。

(巴鬆措:藏語中意為綠色的水,水源。)

“水源嗎——”

陳清漪在來這裏之前,學習過藏語的相關知識,那三個字的意思讓她心中淩亂。

不知出於何種原因,陳清漪把紙張折起來收進了口袋中。

收整好資料後,陳清漪壓下心中的漣漪,向眾人走去。

“我看了這幾天的天氣預報,在明天開始升溫,這正是我們向西北角前進的好時機。”

陳清漪話音剛落,宋治就提出了他的憂慮——“西北角人跡罕至,作為大雪封山後第一批進入的隊伍 ,我們要承受的風險是不可預估的。我的話雖然直接,但老陳,你可要考慮清楚。”

“你說的問題其實,我也考慮到了,我昨晚也跟多吉商量過這一程會遇見的風險。多吉你來和各位闡明吧。”

“我是這土生土長的人,西北角在經過大雪封山後固然危險,但是也隱藏有不可多得的奇遇。我每年都會與我的夥伴在這個時間段進入西北角尋找珍稀的藥材。對這裏的可以說是十分熟悉。帶你們進山肯定是有一定風險的,但是如果我們一隊人一起走,相互照應,其中風險便可大大降低。”多吉說完便把話語權交回到了陳清漪手上。

“各位,這次機會難得,這樣想去的表個態,我也一定會盡我的全力保障各位的安全。”

“老陳,你知道的,我肯定一直會跟著你的。”宋治把手一攤,“這次也不會例外。”

陶文和張焱在期間一直沉默不語,聽完老宋的話後,兩人竟同時開口了。

“陳隊,我去。”

張焱驚愕,轉頭看向陶文,看到了他滿含戲謔的眼神,也會心一笑。

是啊,他們還年輕,這次隨隊的機會難得,不去闖一闖,又怎對得起,這些天來的辛勞呢。

大家把目光投向了王起民同誌,“大家知道,我家裏擔子重,但是做科研的,豈能畏手畏腳,我早已經做好了會犧牲在科研路上的準備,我也去。”

“別這麼悲觀,老王。我們仨這麼多年經曆了多少次合作了,其中也不乏危機重重的,哪次我們不平安度過啊?隻要我們小心為上,不會有太大問題的。既然大家都決定要去,我們今天就收拾行李,到西北角附近去紮營。”

“好!”

小會結束後,大夥一同忙活了起來,很快就把生活物品和采集資料放上車。

這次同樣是宋治開車在前麵開路,這次多吉次旦和陳清漪也在這車上。

“多吉,這次靠你了。沒想到你看著年輕,就已經經曆過這麼危險的地方了。”

“宋哥,我已經17了,在我們部落,13歲已經算是成年人,開始成為家裏的頂梁柱了。”

“什麼!你居然才十七,這時候應該還在讀書啊。”

聞言,陳清漪立刻用眼神瞟了一眼宋治。

多吉次旦則是沉默了一會後。

“在草原上,會打獵,放牧比學習重要太多了。”

多吉次旦沒說的是,他阿爸在他三歲時便去世了,阿媽一個女人在草原上要拉扯大他和阿姐兩個半大的孩子,作為家中唯一的男人,他在七八歲時已經跟著部落裏的男人外出去打獵,和阿姐兩個帶著獒子去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