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奈前線指揮部、戈蘭高地前線指揮部和黎嫩前線指揮部在得到新的一批武器裝備的補充後,各個機械化步兵旅和無人機營等都實現了裝備滿員。
除了加強訓練之外,有些軍隊按捺不住自己,與猶大國軍隊出現了小規模的衝突,雙方互有損傷。
在戈蘭高地,敘亞國軍隊在紮哈少將的默許下,對猶大國占領的一些要地和建立的軍事據點進行了攻擊。由於有優勢火力的支援,猶大國駐守的軍隊防禦不足,不得不放棄了一些孤立的據點,向猶大國控製的地方退卻。
猶大國帕爾馬欣空軍基地伊塔少將看到之前占領的地盤縮水,心裏非常不樂意。可是在發現進攻的敘亞國軍隊擁有不少的坦克和火炮,空中還有無人機進行壓製,他最後隻能眼睜睜看著這些據點丟失。
現在猶大國軍方正在積極備戰,可由於本來就國家比較小,儲備的武器裝備就不足,再加上後勤物資準備不充分,即使已經招募了預備役官兵,仍然沒有能夠完成全部裝備部隊。
現在的預備役軍隊出現了較大的裝備缺口,加迪上將一方麵要求猶大國的軍工企業加快生產外,盡量從戰略倉庫翻找作戰物資,另一方麵則是要求鷹醬國加快武器彈藥的援助。不管是從歐羅巴洲運輸,還是從鷹醬國本土運輸,都要第一時間運送到猶大國。
加迪上將看到近五十萬軍隊每天需要消耗的物資,頭都一陣陣紮疼。畢竟那麼多人,可不光需要各種武器裝備,還需要各種後勤物資。特別是每天光消耗的糧食都是一筆不小的資金。
猶大國本來就不是糧食生產國,每年95%的糧食都需要進口。現在猶大國馬上要麵臨著戰爭,更是需要儲備更多的糧食。而現在糧食價格可不便宜,在各地先後出現了戰事的情況下,糧食出口都受到限製,隻能從鷹醬國進口,耗時就比較長了。
加迪上將看著種種問題層出不窮,隻能下令帕爾馬欣空軍基地放棄一些不重要的據點,收縮一下防線,不要把兵力太過分散。同時,減少與敘亞國軍隊的衝突,盡量拖到猶大國做好準備為止。
當然,加迪上將明白周邊的波斯灣地區國家也在進行作戰準備,但他對於這些國家的持續作戰能力抱有很大的懷疑。這些國家根本沒有自己的軍工企業,所有的武器裝備都需要外購。
如果雙方一發生戰爭,猶大國可以通過鷹醬國施壓,要求其他的軍火出口國禁止向波斯獅地區國家出口武器裝備。到時候猶大國有鷹醬國源源不斷的武器裝備補充,而波斯灣地區國家則麵臨武器裝備不足的窘境,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猶大國的。
因此,猶大國隻要堅挺過波斯灣地區國家最開始的進攻,之後的主動權就掌握在猶大國手裏。猶大國勝利了,之後的停火談判就是自己說了算。
現在即使丟掉部分軍事據點,以後也可以重新收回來,甚至可以占領更多的土地,建立更多的軍事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