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教堂(1 / 2)

清晨的陽光照亮了教堂的大鍾,那早已鏽跡斑斑的指針最終停留在了七點的方向,鍾聲響起,喚醒了這片被世人遺忘的土地。

鵜鶘島,這個不存在於任何地圖上的小島,最開始島上除了望不到頭的林子,隻有十幾戶人家。後來戰爭打響,這片與世隔絕的小島就像遠離世間的避難所,很多厭倦了戰爭硝煙的人開始在這裏定居下來,小島也終於擠上了現代文明的列車。

七點,教堂裏陸陸續續坐滿了人。在動蕩的年代,信仰便成了人們的精神糧食,島民把武器丟進地下室,將希望寄托於神明。

高高瘦瘦的講經者,也是島上唯一的神父則站在教堂內特設的講經台上——作為最早來到鵜鶘島的人之一,他來到這裏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教堂,為人們帶來信仰。除此之外,還開設了學堂,免費教島上的孩子識字。所以他在當地頗有威望。

神父身邊站著一位七八歲的孩子,雖然瘦弱,但在同齡人中應該算是高的了,看起來有些無精打采,漆黑的頭發配上無神的雙眼使他不免顯得有些陰森——據說他小時候發燒燒壞了腦子,身為父親的神父在妻子去世後便獨自擔任起照顧他的責任。

“來,克裏斯蒂安,向大家打個招呼吧。”神父將孩子推到自己身前,名叫克裏斯蒂安的孩子先是掃視了一眼教堂,最終將視線定格在一個生麵孔上——她應該就是昨天新來的住戶了,女人由內而外散發出的高雅氣質使她在島民中顯得尤為特別。她身邊好像還坐著一個小孩子,可惜被前麵的高個子擋住了,看不清麵容。

“大家上午好,”許是感受到父親正在身後焦急的盯著自己,男孩緩慢的在胸前劃了一個不太標準的十字“願上帝的慈愛和聖靈的感動,常與你們同在。”

像每個星期五一樣,神父開始帶領大家進行禱告。大多島民聽不懂禱告的內容,他們隻知道耶穌可以帶領小島免受戰爭的苦難,寬恕自己曾犯下的罪孽。

終於,神父合上滿是膠布的破破爛爛的聖經,從虔誠的信徒再次切換回大家的精神領袖:“最後,我要向大家介紹昨天新來到島上的兩個同伴。”神父示意大家向坐在人群中間的兩個人看去“歡迎米娜女士和她的女兒加入鵜鶘島。”

女人拉著身邊的女孩站起身,向四周的人鞠躬。可能因為戰爭的原因,她顯得有些憔悴瘦弱,但當大家陸續從教堂中散去時,她那張不俗的臉便迅速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天邊絢麗的火燒雲將地平線染上一片霓虹,一抹晚霞照進教堂昏暗的倉庫裏,照到孩子的臉上。

克裏斯蒂安從睡夢中醒來,倉庫的窗子剛好可以看到教堂的大鍾,昏暗的倉庫讓人昏昏欲睡。每當他被關進這裏時,漫無目的的盯著分針轉動就成了他唯一的消遣方式。

父親說今天他讓自己在島民麵前丟臉了,像往常一樣將他關進倉庫裏,晚餐是兩片麵包和水——最低程度的碳水可以讓這個孩子保持瘦弱的身材,為的是讓島民對“他有病”這個觀點更加堅信,同時也可以映照出神父的不易。

微風從窗子的缺口吹到克裏斯蒂安的臉上,讓孩子的氣色稍微緩和了一下。他向外望去,漆黑的瞳孔此時因期待變得清澈了不少,他在等……

大鍾的指針停在八點鍾方向,克裏斯蒂安的呼吸也隨之放慢,倉庫裏瞬間變得落針可聞,直到聽見了孩子期望的聲音,克裏斯蒂安才將扳手從破舊的酒桶裏翻找出來——這是之前神父修理窗戶時遺漏在這裏的,但對於克裏斯蒂安來說,是通往自由的鑰匙。

拆開鬆動的地板,一條小小的“暗道”映入眼簾。男孩拿起放在這裏的書,從“暗道”鑽了出去,站在教堂外,大口的呼吸著新鮮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