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霽皇朝末代皇帝天哀帝經神醫君家家主之手降世,豈料天哀帝並非明君,隻顧貪圖享樂,沉迷酒色,魚肉百姓,苦不堪言,五大氏族集結,共同推翻哀帝,重新劃分領域。而昔日備受世人推崇的神醫君家,因使哀帝平安臨世而慘遭追殺,百姓不再推崇、尊敬他們,隻把他們當成罪魁禍首,最終導致神醫君家從此隕落,再無神醫現世。
天霽皇朝一分為五,最強氏族百裏氏占據地大物博的中央方位,建立第一強國邱垣,其他四大氏族以四方主位建立王朝,分為洛氏東靡、封氏西堯、司徒氏南蠻及薑氏北瓊。其中以邱垣為尊,東靡次之,北瓊最末。
百年過去,五大國之間再無昔日情誼,征戰不斷,民不聊生,尤以南蠻、北瓊最甚。飽受南蠻打壓的北瓊子民苦不堪言,時至北瓊明紹十三年,惠帝在位時,嫡出長子翊風,不戀儲君之位,甘願鎮守南境,親自抵禦南蠻,一手組建長湘軍,惠帝深感欣慰,大手一揮,賜封“楚湘王”,時年十六歲,名副其實的少年將軍。
明紹十七年,楚湘王及弱冠之際,正逢大獲全勝之時,班師回朝,途中被一心善女吸引,幾經周折之下,親自上書求娶,此人便是當朝帝師之女、成國公之妹,北瓊第一貴女安珞吟。兩人婚後如膠似漆,是人人羨慕的神仙眷侶,奈何楚湘王屢屢出戰南境,子嗣一事終究是耽擱了。
北瓊明紹二十年秋,惠帝崩世。儲君之位遲遲未立,一直給嫡長子留著,奈何最後一麵卻是未曾見到。其諸子欲滅嫡奪權,惠帝原配皇後慕容氏無奈之下,命人快馬加鞭手書一封至南境,楚湘王見信之後,權衡利弊,見南境戰事稍息,遂率親兵十萬跋山涉水,終於將生母與胞弟解救出來,以嫡長子身份斬殺作亂諸皇子,無人有異議。
百官臣服,萬民所向,楚湘王卻仍拒絕繼位,將皇位讓於胞弟皇三子順慶王,自己在見了王妃之後又迅速回到南境。順慶王薑研桀順利登基,改國號為景元,史稱“瓊慶帝”,這段曆史後來也被人編成一首詩:得母傳信自趕回,親兵十萬平反叛。不慕皇權再歸南,順慶襲位承兄恩。
景元次年,西堯加入南北戰爭,助力南蠻,欲意吞並北瓊,楚湘王本與楚湘王妃琴瑟和鳴,得知此訊,不得已這才離開愛妻。景元三年,南北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同年,楚湘王妃產下一女,卻未得慶帝封賞,民間謠言四起。薑研桀聽到這些謠言後恨不得掐死那個孩子,所有人都覺得他不配為帝,憑什麼?
然而沒等他想通降旨冊封,就忽聞楚湘王戰死於南境的消息。他頓時愣住了,他的長兄…死了?與此同時,剛剛得到消息的楚湘王妃悲憤欲絕,不顧剛剛出生不過百日的女兒,懸梁自盡。接二連三的打擊讓已貴為太後的慕容氏幾度暈厥,朝薑研桀施壓,讓他追封忠臣、冊封親侄女。
楚湘王戰死於南境的消息一傳入北瓊京城衛天,頓時掀起軒然大波,大街小巷紛紛換上喪服,群臣萬民皆為之送行。其他四大國皇帝聞此訊,亦為之惋惜,特降旨令國內三日不得殺生、不得見血,一律素衣出行,隻為送別英雄!楚湘王或許不會成為明君,但他一定是忠臣良將!
與楚湘王一同戰死的還有他的五萬親兵長湘軍,他們以血肉之軀建起圍牆,誓死抵禦。薑研桀將自己關在了禦書房整整三日,出來後遞出兩道聖旨,殿前大總管程公公親自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楚湘王誓守南境十載,初心不改,隻與南境共存亡,朕為之緬懷,追悔莫及,遂追封楚湘王為‘崇武帝’。其妻安氏堅貞不二,一往情深,聞訊第一時間選擇殉情,癡心無悔,朕為之動容,遂追封其為‘忠貞皇後’,與崇武帝一同葬入皇陵。餘下一同喪生於南境的五萬英雄均晉升為正五品武將,其三代子孫均享從五品官員俸祿,若有官職在身,另行更算。欽此!”
第二道聖旨也有太後的手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忠貞皇後生父帝師在聽聞愛女死訊時驟然離世,今朕在此準許成國公府除嫡長子世代襲爵外,其他諸子可通過科考自行考取功名。另有崇武帝與忠貞皇後獨女、朕唯一一個嫡親侄女,出生不足百日,特招入宮中由皇太後撫養,太後親賜名‘韶泠’,賜封‘榮安郡主’,又為‘華樂公主’,願其‘一生榮華富貴,一世平安喜樂’。欽此!”
至此,北瓊第一郡主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