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書林深處,何等傑出的文人輩出。名利虛浮不值一提,削冰剪雪之間,暢談看吳鉤的豪情。論述先賢君王與後來的帝王,分辨真偽占據中原,七雄紛爭,攪亂春秋時光。興亡如脆柳,人生如虛舟。目睹成名無數,圖謀名譽無數,更有無數人為逃避名聲的束縛。轉瞬間,新月升起在長川之下,江湖變幻,如桑田般古老的路。
那時,朝政屬於梁,暮期則轉向晉,變幻莫測:“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都來十五帝,播亂十五秋。”但隨後他感知到天命將至,即將誕生一位帝王,這位帝王將會像太祖武德皇帝一樣改變時局。這位聖人的出現,猶如上界霹靂大仙的降臨,英勇而聰慧。
在所有帝王中,這位即將出現的天子將會超越過去的所有。姓氏為趙。這位天子將會征服天下,平息中原,建立大宋國,都城定在汴梁。他將繼承九朝八帝的衣缽,統治四百年的盛世。因此,讚歎:“一旦雲開複見天。”就如同告訴百姓,他們將再次看到太陽一般。
這時,華山有一位名叫陳摶的道士,是一位德高望重之人,通曉天地風雲。一日,他騎著驢子下山,經過華陰道,聽到路上的旅人傳言:“如今東京的柴世宗將位與趙檢點登基。”陳摶先生聞言,心中歡喜。他高興地用手托著額頭,在驢背上大笑,將驢子顛下來。有人問他為什麼,他答道:“天下從此定矣。正是上合天心,下合地理,中合人和。”
從庚申年間的受禪開始,即位一十七年,天下太平,傳位給了弟弟太宗。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再次傳位給了真宗皇帝。
真宗又傳位給了仁宗。這位仁宗皇帝,實際上是上界赤腳大仙。在他降生的時候,晝夜啼哭不止,朝廷發布黃榜,召人醫治。感動了天庭,太白金星被派遣下界,化作一位老者,前來揭了黃榜。他自稱能夠止太子的啼哭。看榜的官員將他引至殿下,朝見真宗。天子發出詔令,命他進入內苑看望太子。老者一直抱著太子,耳邊低聲說了八個字,太子就再也不哭了。老者不透露姓名,隻是化作一陣清風而去。
耳邊傳來的八個字是什麼呢?原來是“文有文曲,武有武曲”。文曲星即是南衙開封府主龍圖閣大學士包拯,而武曲星則是征西夏國大元帥狄青。這兩位賢臣,出現在人間,輔佐這位皇帝。文曲星是龍圖閣大學士包拯,武曲星則是征西夏國大元帥狄青。這兩位賢臣輔佐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改了九個年號。自從天聖元年癸亥登基,至天聖九年,天下太平,五穀豐登,萬民樂業,路不拾遺,戶不夜閉。這九年被稱為“一登”。
自明道元年至皇三年,這九年同樣豐收,被稱為“二登”。自皇四年至嘉二年,這九年中田禾大熟,被稱為“三登”。一連三九二十七年,這時期被稱為“三登之世”。那時,百姓享受了些許幸福。但誰知道歡樂極盡,悲傷就會降臨。
嘉三年的春天,天下瘟疫肆虐。從江南到兩京,無一處人民不感染。各州各府雪片般申奏將來。
說到東京城,城內城外,軍民死亡大半。開封府主持包待製親自領導惠民和濟局,親自出資製藥,救治著萬民。然而,醫治仍然無濟於事,瘟疫愈演愈烈。文武百官商議,紛紛聚在待漏院中,準備早朝奏聞給天子,專門祈禱,為消除瘟疫進行禳謝。
正是因為這些事情,三十六員天罡才降臨人間,七十二座地煞才聚在宋國,擾亂了趙家社稷。有一首詩為證明,詩曰:
萬姓熙熙化育中,三登之世樂無窮。
豈知禮樂笙鏞治,便作兵戈劍戟叢。
水滸寨中屯節俠,梁山泊內聚英雄。
細推治亂興亡數,盡屬陰陽造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