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基先生,不要在我的課堂上晃動你那個肥大的臉龐,咀嚼口香糖!”一名帶著黑框眼鏡的中年男子,手撐著講台嚴肅的說道。“還有你,艾福爾女士,把你的粉飾盒給我收起來!”台下,一名打扮時尚的女孩趕忙裝起化妝品,看向中年人。
“很好,謝謝……今天,我將給你們講解一個有近100年曆史的病毒。”中年人名叫艾德瑞恩·理查森,是美國亞特蘭大埃默裏大學醫學院教授,美國疾病控製和預防中心主任。
艾德瑞恩在黑板上寫下一個詞,轉身麵對幾十名學生說道:“不知道大家對西班牙流感病毒有多少了解?”艾德瑞恩明顯是在向台下發問,學生們相互看了看,最後台下的一名意大利女學生舉起了手。他看見後,示意其發言。
“教授,據我了解西班牙流感病毒導致的流行性感冒是人類曆史上最致命的傳染病。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提前結束,也是基於該病毒在當時的肆虐程度。”
“你說的很正確,海倫娜女士。在西班牙流感病毒盛行的6個月裏,共造成了4千萬人的死亡,當然,還有些數據是說7千萬到1億人的死亡。數字這種東西,我們不必去糾結,但是有一點我們需要清楚,那就是該病毒的高傳染性和致命性。”艾德瑞恩倚靠在講台一側侃侃而談。
“本世紀初,威斯康辛大學的研究員從西班牙流感病毒的臨床樣本中采集到了一些基因片段,並重新製造出了該病毒的兩個關鍵基因。他們分別控製合成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這兩種蛋白質像針頭一樣紮在了流感病毒的蛋白質外殼上。
史密斯先生,麻煩你將燈關掉。”電燈被關掉後,教室隨即暗了下來。艾德瑞恩打開幻燈片,為台下的學生們展示西班牙流感病毒的圖片。
“這幅圖片是早期的西班牙流感病毒……”病毒在顯微鏡的呈現下,更像是某種晶體物質。
“而這個……”艾德瑞恩打開另一幅圖片,“是從西班牙流感病毒上提取的兩個基因同時插入現代流感病毒的圖片。威斯康辛大學的研究員們便用這個重組後的病毒感染了實驗鼠。”
艾德瑞恩切換到了一張威斯康辛大學實驗室內部的照片,“感染了重組病毒的實驗鼠很快就出現了肺出血。這與1918年爆發的西班牙流感病毒的症狀極為相似。隨後,研究員將這兩個基因分別插入了不同類型的流感病毒,並重複了上述實驗。
結果表明,用神經氨酸酶基因重組的病毒與普通流感病毒的致病性比較相似,而用血凝素基因重組的病毒則使實驗鼠出現了類似西班牙流感病毒的症狀。這也就論證了,許多人猜測的控製血凝素生成的基因是西班牙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的罪魁禍首這一理論。”
艾德瑞恩推了推鏡框,又將幻燈片轉到下一張圖片,這是一張《自然》雜誌的封麵。
“複活西班牙流感病毒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追根溯源,說來話長。1950年,國家組織考察隊趕赴阿拉斯加挖掘死於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病人的屍體,期望得到可供研究的流感病毒。很遺憾,那些埋葬在永久凍土帶的屍體因為解凍腐爛而失去了研究價值。
直到1997年,軍事病理研究所的病理學家傑弗裏·陶本伯格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才第一次找到西班牙流感病毒的RNA片斷。陶本伯格所在的研究所保留了將近一個世紀以來病人的組織樣本,包括一些浸泡在福爾馬林中的西班牙流感病人的肺組織。
在28份當年的樣本中,隻有一位21歲士兵的肺部樣本完全符合當時西班牙流感的狀況。正是在這份標本中,陶本伯格用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找到了9段當年流感病毒的RNA碎片。這9段RNA片斷分屬5個不同的基因,通過比較,陶本伯格發現,西班牙流感病毒與豬流感病毒有相似之處,是H1N1型的。
2001年,澳大利亞科學家馬可·吉布斯在陶本伯格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發現。吉布斯把西班牙流感病毒中負責製造血凝素的基因與30種類似的豬流感、禽流感、人類流感病毒中的相同基因進行對比,結果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在這個基因的前部和後部是人類流感病毒的編碼,而在基因的中段則是豬流感病毒的編碼。吉布斯認為,造成1918年全球流感大流行的原因,就是豬流感病毒的一段編碼跳到了人類流感病毒的RNA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