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找出了證據,而且還說出了理由,風滿樓這才算是用實際行動和事實,讓大家明白,這就是一場意外。
鄭樹林這才站了出來,說道:“大家不要慌,繼續做事了!”對於兩次,風滿樓在礦場的表現,鄭樹林都很是服,心服口服。而且自己現在還因為這風大人的原因,學得了這水泥生產的手藝,現在也算是混了個封妻蔭子,因此,對於風滿樓,很是感激。
這件事情,就這麼過去了,自然有人報告給有司裁決,與風滿樓無關,剛才風滿樓提供的,也隻是作為證據而已,而不是作為最終的判決。
風滿樓將鄭樹林叫到一邊,詢問了一些情況,也算是攀談起來,隻聽鄭樹林說道:“當時,那沈相爺讓小人一家人跟著來京城,當時還感覺要壞事,卻沒有想到,到了京城,卻被相爺安排在驛站,住了幾天!”
隻聽鄭樹林一臉的興奮,說道:“卻沒想到,就幾天過後,卻是一個公人,來驛站找到了小人,說朝廷委了小人官職,正是叫小人前去報道!卻原來是工部下麵的一個匠作,也算是有了個官身,很是滿意!”
這鄭樹林在工部辦完手續,便被安排到了礦場,因此,不但工作輕鬆,而且比起以前來說,收入更高,這可是拿朝廷俸祿的,而且這些水泥,是朝廷準備修築大河堤壩的,因此不但派駐了禁軍保護,而且這些工人們,挑選都很合格,這些,讓鄭樹林都很滿意!
“那現在一天能夠生產多少水泥?”風滿樓問道,現在自己最關心的,就是產量。
卻聽鄭樹林說道:“現在已經上了正軌,一天能夠生產八十擔!”這一擔一百二十斤,折合後大約就是五十多公斤,八十擔就是四噸的樣子!
一天生產四噸,這已經是產量很高了。不過這個時候工藝,設備什麼都不成熟,而且科技也不發達,能生產這麼多,已經是極限了。
看到這裏,風滿樓心裏便有了數,又了解了倉庫現在的庫存有多少水泥,加上現在的生產進度,到了三月份河工正是開始的時候,能夠達到五百噸的水泥。
這五百噸的水泥,能夠修築黃河堤壩修多長,沒有人知道。隻有等到時候再看看了。
隻聽鄭樹林說,現在的水泥,質量比起當初來,可好了不少了。一來,這裏的燒窯師傅是朝廷集中最優秀的,燒的孰料很數,窯的溫度能夠提上去的。二來,材料充足,這裏鐵礦也比較多,都是朝廷專門供給的。
而且,現在還改進了技術,尤其是利用水力碎石技術,大大的減少了人力,效果比人力還好。
這一天的行程,風滿樓還是滿意,剛剛回到家,卻見趙元佑來了。風滿樓早已經習慣了這小子的到來。
趙元佐雖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是對風滿樓還是很尊重。而且這段時間經常出入風滿樓的府上,趙元佑也算是輕車熟路了。還是要在風滿樓在家的時候來,不然是見不到人的。
女眷不能單獨會見客人,這在唐朝,便已經形成了規矩,或者說是風俗製度,因此,男主人不在家,你是進不了門的。
不過今天,似乎趙元佑興致很好。趙元佑興致很好,那就說明朝中的事情,發生了一些對趙元佑有利,不對,應該是對大家都有利的事情。
因為,在過年之前,李昉的四處聯絡走訪之下,趙元佐和趙元佑兩人,暫時聯手。趙普和李昉,也站在了一起。
現在,大家都主張立皇儲,但是卻不主張任何皇子,隻是一味的反對魏王就可以了,因此,年後的第一場朝會,魏王的日子便難過了起來。
大年過後第一場政事堂議事會,趙普主持了工作。政事堂其他兩位宰相,沈倫和盧多遜,三人在一起辦公。不過,趙普的書桌,卻是單獨的,一切都顯得與眾不同,這也是體現了趙普首相的地位。
“關於風滿樓奏疏的內容,兩位相公,你們以為如何?”趙普問道。
卻聽沈倫說道:“趙相,盧相,你們以為如何?我是覺得,這一次,咱們無論如何要早日拿出解決的辦法,官家還在等著呢!上行下效,咱們不能將事情拖這麼久,如此重大的案件,要是不調查,恐怕日後有人罵咱們縱容。”
趙普說道:“既然如此,沈相公覺得該如何處理的好?”(未完待續。。)58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