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倫率先說道:“皇上,臣也以為,魏王殿下仁義,文治武功都已經達到了很深的造詣,而且侍奉朝廷多年,是不可多得的儲君人選!”
這沈倫一表態,整個朝廷的官員們,有超過七成,都已經支持魏王了。趙光義知道,現在是大勢所趨。
加上盧多遜,沈倫兩人一再催促,趙光義看了看趙普,但是趙普的聲音和這些人比起來,顯得很是微弱。
而且這件事,要是拿到政事堂決議的話,現在是二比一,魏王通過的幾率很大了。現在朝臣們都等著趙光義點頭。
忽然,趙光義想了想,說道:“在座的各位大臣們,你們心裏一心為國,一心為大宋的臣子不少,但是,卻有人為一己私利。”
趙廷美本來很沉靜的麵龐,開始閃現出一些不解,難道是官家要開始耍賴,轉移話題?還是找臣子們的麻煩。不過,趙廷美也不害怕,大不了就是降幾個鬧得最厲害的官員,到時候自己再撈回來不就可以了。關鍵是今天一定要將立儲的事情敲定下來。
趙光義說道:“朕手上有一本賬冊,乃是記錄了從開寶年間到今年,總共十三年,朝中大臣們收受餘杭縣丞魏忠書,主薄錢維綸等人的賄賂,而且每一筆都記錄在冊!”
說完,從旁邊太監們舉過的托盤裏麵,拿出了賬冊,說道:“這本賬冊,還有個很貼切的稱呼,叫做生死簿!因為這上麵記載著很多人的生死,以及前程!”
聽到這裏,朝堂上一片安靜!趙廷美心裏一驚,難道這一次自己好不容易花大力氣,和次相沈倫商議好的事情,就這麼變了?
這一次,趙廷美之前找到沈倫,已經談妥了。而且還將李昿那一夥的人,也拉了一些過來,這樣在一輪立儲的時候,才顯得一言堂,大勢所趨!
眼看就占據了上風,卻冒出來個生死簿!讓趙光義一下子扭轉了頹勢!
過了片刻。先是有反應快的人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臣請將這賬冊交大理寺處理!”而此人,正是呂蒙正!
緊接著便是胡旦等,這些人果然不愧是狀元之才!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現在的中級官員們,大多都已經是太平興國年間的進士了。而之前的官員們。正在慢慢的走向末路。這也是沈倫為什麼年紀這麼大了,還冒著風險支持魏王的原因。為的就是老一派的勢力能夠崛起。
但是,現在表態的這些人,都是太平興國年間的進士們,自然是沒進官場多少年,而且最開始也不過是些小官。被人家行賄的幾率很低,尤其是餘杭的賄賂。因此,這才站出來表態。
一時間,朝臣們反應過來,現在支持官家的決定,便是暗地裏表明,自己是清白的。想到這裏。很多人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都站了出來,要求皇帝將賬冊交大理寺查處!
但是,趙光義卻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上麵整整六七十人,就算查處,這朝堂上恐怕便會空了,到時候整個大宋朝還如何運轉?
因此。趙光義卻是不會如此,這正好中了這些人的計策!很快,朝臣們都紛紛表態,要求將這生死簿交給大理寺查處!
趙光義說道:“原餘杭縣丞魏忠書,主薄錢維綸等相幹官員,已經畏罪自殺!朕便不予以追究!況且太祖當年也訂下規矩,優待士大夫!那不殺士大夫的碑文。現在還立在那裏!朕也不敢開此先例。幾日便將這生死簿,付之一炬!”
說完,便讓侍奉的太監劉倫,找來火燭。當庭將生死簿燒毀掉了,算是了卻了很多人的心事。
皇帝如此仁義,那自然是要投桃報李了。現在皇帝焦頭爛額的事情,無非就是立皇儲的事情。但是要是這麼快轉變過來,那自己一定榜上有名,不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