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尋證(2 / 2)

郭安想了想,說道:“小人卻是以為,這衛王爺,一向喜歡武略,給他選一門將門之後,應該般配!”

李皇後微微皺了皺眉頭,說道:“這將門女配皇子,倒也可行,隻是現在朝中將門之女,有那些和元佐年紀相仿者?”

郭安說道:“小人以為,這樞密使曹相有一小女兒,今年十四歲,也是端莊賢淑,精通文墨。另有衛國公石守信長子石保興的二女兒,今年也是十四歲,隻是此女子卻知書達理,但也通武藝,乃是一將門虎女!”

樞密使曹相,便是名將曹彬,樞密院因為掌管軍事,和中書門下的政事堂一樣,也是稱為宰相,隻不過這個宰相隻是管理軍事,不管理政務,因此權利相對小了一些。到宋朝中後期,樞密使甚至以文官擔任。

李皇後想了想,說道:“本後記得,去年冬至之時,代國公夫人攜七女潘惟清進宮於本後過節,本後印象深刻。那女子不但知書達理,而且聰明機警。本後深愛之。況且年紀今年也才十五歲。隻是不知有無許配人家!”

郭安說道:“皇後,這小人知道,這代國公對小女兒一向很是疼愛,本來去年就要選定親事,隻是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親事,因此才拖到了現在。經皇後這麼一說,小人倒覺得,和衛王到時很般配!”

李皇後笑道:“既然如此,那這便去文德殿,與官家說道說道。”說完,正要起身,卻見外麵一個小廝跑了來,說道:“皇後,韓王爺求見!”

李皇後嗬嗬一笑,說道:“這小孩,準是個順風耳,聽到本後商量元佐的婚事,他這裏開始著急了!”

郭安也是跟著一笑,不過這一笑,卻是純粹的迎合皇後才笑的。

趙元侃行了過來,看見皇後很是高興,請安,問道:“娘娘,兒臣剛來,便見到娘娘如此高興,可是有何喜事!”這娘娘二字,便是皇子們對皇後的稱呼,或者對自己生母的稱呼,都是如此。

這大宋朝的稱呼,的確有些奇怪,嫂子稱呼自己男人的兄弟,叫做叔伯。卻是原來女人將自己放在和自己兒子那一輩份上了。這皇帝裏麵,皇子皇女稱身份為妃嬪的生母為姐姐,這在當時,也不顯得突兀。

李皇後說道:“確是有喜事,不過你也不用著急,很快便知道結果。對了,今日怎麼大中午的,想起來給本後問安?”

趙元侃連忙說道:“兒臣奉父皇旨意,進宮辦差,路過於此,見娘娘在此,故而前來。順便一事相求娘娘!”

李皇後笑道:“元侃就是嘴甜,這有事還來哄我高興!何事需說,隻講無妨!”

“兒臣在炭房查辦案件,卻不方便行走,想起郭安在娘娘身邊調遣,郭安也是宮裏一管事,況且炭房之類,也在其管轄之下,所以兒臣想請郭安幫忙一番!”趙元侃也不繞圈子,直接說道。

皇後一聽,卻原來如此。說道:“郭安自去便是,何事權且聽韓王吩咐!”

郭安連忙跪下,口稱遵命。便隨了趙元侃去。

郭安卻不是一個人跟隨趙元侃而去,旁邊還跟隨了一人。剛才進來通報的,正是這小廝。趙元侃問郭安道:“郭安,這小太監倒也機靈,隻是不知道叫什麼名字?”

郭安哪裏敢怠慢,連忙說道:“啟稟王爺,這是小人的從子,叫郭槐。因為家裏麵幾年前遭了災,便進宮跟了小人,做了一名太監!”

趙元侃也沒接話,隻是說道:“本王府上卻差一個機靈的太監,想將這郭槐調去。卻不知皇後答應還是不答應!”

很快,便道了炭房。風滿樓上前,和郭安見了禮。趙元侃可以直呼郭安的名字,風滿樓卻不敢,雖然人家是太監,但是也算內庭的官不是?而且太監還有一個稱呼,叫宦官。而這個郭安,便是實實在在的宦官了。

風滿樓將事情的原委,詳細的說道了一遍。郭安聽完以後,隻是淡淡的對郭槐說道:“去通知禦膳房,浣衣局的主事,以及炭房這邊的閑雜人等,全部集中起來,就說本公公要訓話!”

這郭安的招牌就是好使,很快便將穿綠色衣服的人,全部集中起來了。而炭房這邊,卻隻是三個太監,其他便是禦膳房和浣衣局的。

總共不下三十人。麵對著這黑壓壓的一排,趙元侃看見了就是一陣頭疼,隻是把這個問題丟給了風滿樓。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58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