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娃記事開始,家裏的父母基本上就不太願意和村裏人來往,四娃父親和母親都是外來戶村裏人不待見,閑話也多,時不時的打聽他們一家人的來曆。
隻有苗子奶奶那個時候會和四娃的父母來往,彼此相互送些糧食,四娃父母也幫苗子奶奶幹些體力上的農活。自打四娃有了三個孩子後,四娃就交待孩子們要對苗子奶奶好。
苗子奶奶:“身材消瘦,眼窩深陷,臉頰的顴骨高聳著,牙齒這剩下幾顆了,臉頰皺紋已經下垂了,一頭白灰色的頭發披散著,四季都穿著一身藏青色上衣和灰色的褲子,他還是個裹腳的老人。
可是四娃的孩子們,每次見到苗子奶奶,都閃躲著避開,但苗子奶奶從來都沒有嫌棄他們幾個小孩,隻要碰見了,每次都叫住他們,給些杏子或者野菜,嘴裏念叨著,聽不清的話語。
每次見到她都柱一根竹竿,步履蹣跚的慢悠悠的,低著頭走路。
苗子奶奶家和四娃家離的比較近,苗子奶奶住著三間土胚瓦房,帶一個院子,平日隻在院子裏活動,村裏也很少有人和她來往,唯獨每年到了杏子成熟的時候,她家門前就開始熱鬧起來了。
聽說苗子奶奶並不姓苗,本家姓封,後來這些壞孩子每次來偷杏子的時候,她都拿著長長的竹竿來驅趕,竹竿像一把古代的長槍,安村的人叫它“苗子。
慢慢的這個別名就被村裏人傳開了。
苗子奶奶的丈夫早年就去世了,所以當孟濤和女兒們懂事的時候,苗子奶奶就一個人生活著。
後來幾次孟濤問起父母,關於苗子奶奶過去的事,父親並沒有告訴他太多。
閑來沒事,孟濤打算去村裏找海浪借書,走到村中央的那顆大槐樹下時,正好看見海浪的爺爺也在這裏,可能是到了吃飯的時候了,槐樹下麵就海浪爺爺一個人,手裏那著眼袋一口一口的吸著。
孟濤走到跟前問候了一聲,說道:安爺 安海浪在家嗎?
安爺吐了口煙說:“在的 !在的你去家裏吧,他在後院給兔子搭建窩棚呢!”
孟濤應了道:“好的 !爺爺,我先走了。
安爺沒說話,隻是微微抬了抬頭。
孟濤借過書後再次經過大槐樹,看到幾個村裏人和他一般大的孩子們,從他家方向走過來,孟濤猜是去偷苗子奶奶家的杏子去了。
還隱約聽到苗子奶奶破口大罵的聲音,甚是難聽。
安爺爺笑著說:“娃呀,你們苗子奶奶的杏樹比你們爸的年齡都大,想吃了,給你們先人要幾個錢去,你苗子奶媽肯定高興的很。”
村裏的娃們聽完後都嬉皮笑臉的,用手擦去杏子上的泥土,吃的很開心,徑直四散而去。
安爺對孟濤說:
“唉~你苗子奶奶也是個可憐的老婆子,早年間受饑挨餓的來到這裏,本以為有個落腳點,能過上好日子,活的像個人樣子,能吃上一口飽飯。”
安爺拿起煙袋在樹上敲著煙灰接著說:“可惜了,現在剩一個人了,命苦呀。”
孟濤對安爺說:“聽我爹說苗子奶奶有個兒子,但是這些年從來沒有見過。”
安爺把煙袋收拾好放進褲兜裏說:“那是你爹騙你呢!回來過幾次了,每次放下東西就走了。”
孟濤好奇的問:“安爺你見過麼?”
“見過肯定見過,每次回來都帶很多吃的,村裏人還羨慕得很。”安爺說著。
“娃兒回家吧,爺爺也回家吃飯了”
說著安爺起身走了。
吃過飯後孟濤和爹坐在門口納涼。
孟濤順口問道:“爹?聽安爺說苗子奶奶兒子還回來過好幾次呢!你見過麼?